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运动类App能否让“懒人”动起来?

杨稳玺

2015年09月03日17:3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运动类App能否让“懒人”动起来?

  新华网银川9月3日电(记者杨稳玺)如今各类运动APP迅速涌现,许多年轻人利用这些时尚工具对身体机能进行自测,相约共同运动,并在社交媒体上秀出自己的运动成绩……那么,运动APP能否真的让诸多不爱运动的“懒人”动起来?其火爆的背后,有哪些隐忧值得关注?

  运动APP掀起锻炼热

  最近,银川小伙子廖庆每天都会不时刷下手机,看看新认识的社交群里有没有发起新的约会。和其他传统约会不同,廖庆他们是相约跑步。城市里互不相识的年轻人,通过运动APP相约一起跑步,从而排解独自锻炼的寂寞。

  廖庆告诉记者,上大学时自己就很喜欢打球,但毕业后脱离了校园环境,很难找到一起锻炼的组织。虽然过去自己也尝试过跑步锻炼,但一个人跑步还是感觉没意思。

  偶然间,通过一款运动APP,廖庆在网上结识了一群类似的年轻人。“跑步不像打球那样需要特别熟悉,大家既可以有个伴儿相互督促鼓励,又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每天和一群人一起在公园里奔跑,感觉特别好。”

  运动APP,也让独自一人锻炼的王志远不再感到孤独。“一张运动成绩的图片,让我们沉寂已久的大学群突然火热起来。”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工作的王志远说,“传自己运动成绩的人就越来越多,现在班里基本每天都有人在秀运动成果。”

  运动APP不仅能约运动,测算运动结果,甚至还可以预测卡路里燃烧、运动心率等数据。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运动类APP已能杀入各大应用商店热门榜单,而部分APP用户数量甚至超过100万。

  热火朝天下暗藏隐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运动APP热火朝天之下,却也不无隐忧。

  “最近这两天不跑了,脚疼。”西安姑娘刘璟告诉记者。为了冲击运动排行榜榜首位置,她前阵子一鼓作气跑了5公里。虽然如愿以偿,但却磨破了双脚,别说跑步,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刘璟的故事并非个例,记者发现,很多年轻人为了杀入运动排行榜前列,进行高强度运动,所谓的运动排行榜成了暗自较劲的擂台。

  “开始我也老想争第一,但现在看淡了。”黑龙江人赵勇说,“有些人平时根本不动,只有自己的纪录被打破后才奋力一搏,我开始还和他们较劲,现在想想真是没意思。”

  而在一些网络论坛,更是有网友爆出有人将运动手环绑在狗腿上,或修改数据来获得排行榜头名的做法。

  虽然没有像运动排行榜那样成为名利场,但通过APP相约运动,也出现了一些尴尬和问题。

  “开始大家还约出来打打羽毛球什么的,但慢慢地好像变了味,运动群成了交友聊天群,更有不少人把自己朋友拉进来找对象。”换了好几个运动群的银川小伙子顾海十分无奈。

  顾海的烦恼并不罕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出于一时新鲜,很多年轻人使用运动APP参与运动。但劲头过了,也就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而运动APP让很多人诟病的,是其运动检测数据的不准确。一位网友抱怨说:“上下班坐了两趟地铁,结果显示我今天运动量完成了。”

  运动应出于自身的热爱

  运动APP究竟能否掀起全民健身的浪潮呢?一些体育爱好者认为,运动APP确实能让不爱运动的人对运动产生新鲜感,但能否持之以恒,关键还在个人。

  曾获得陕西省大学生定向越野联赛冠军的李倩表示,运动其实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一时的抱团确实能对个人起到督促引导作用,但要想通过运动获得好身体,还得自己当回事。

  宁夏体育科学技术中心主治医师李华告诉记者,进行体育运动要遵守循序渐进和因人而异两个原则,不规律的过量运动,不仅不能达到强体健身的目的,还可能造成身体损伤。

  她举例说,以正常人的标准来看,球类运动保持在一周两次,快走、慢跑等可以每天坚持在五公里左右。如果强度过大,可能导致膝盖、脚踝损伤,甚至殃及韧带。

  宁夏体育科学技术中心主治医师马玉表示,如果运动APP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那对于个人运动来说确实是一项利器。很多人锻炼没有计划,觉得累了就可以了,其实这样并不合适。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规划每天应消耗多少热量,这样就能事半功倍。

(责编:陈键、杨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