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农业拥抱“互联网+”还应深度介入

2015年07月28日08:05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农业拥抱“互联网+”还应深度介入

最近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互联网+农业”的各种故事版本了,看起来很土很落后的农业、农产品正在快速拥抱最时髦、最火爆的互联网,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比如,农产品滞销难题似乎也有了破解之道。前段时间有新闻披露“陕西周至油桃滞销,果农将桃倒进河道”,引发大量关注,结果就有新兴的农业电商平台“一亩田”挺身而出,派多路人马赶赴产桃大县,展开紧急援助行动,帮助农民对接各地销售渠道。

农业电商在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在,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农产品、农资电商、还是农村互联网金融、农业信息化领域,都有“互联网+”的身影。在此之前,小米创始人雷军曾专程向新希望的刘永好推荐“一亩田”,电商巨头京东、淘宝等更是摩拳擦掌,纷纷下乡,可见农业电商之火爆。

今天的农村、农业、农产品的确需要“互联网+”。

到目前为止,传统农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从种植、养殖到生产端,缺乏精确的市场需求预测,带来很大风险,而“互联网+”可以有效服务农业产业链。“互联网+”思维下提供的解决方案、方法和工具,让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更加精准,逐步实现订单化生产,产销两端信息更加对称,化解了产品积压的风险。

今天的消费者也对“互联网+”充满期待。

多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农产品的安全忧心忡忡,更存在“不知道该相信谁”的消费障碍。现在一扫码可知道一盒牛奶是什么时间、从哪个牧场出来的,如果想了解更多,还可以通过这个码知道所用饲料批次、质检信息、加工工序等。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连接彼端的摄像头,看到此时此刻牧场、工厂、奶牛的“现场直播”。这种新科技应用带来的知情权、透明度,比单纯地要求企业主讲良心、讲道德、守法纪更让人放心。

可以肯定地说,农产品触网未来还有巨大空间。据农业部网站最新数据,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络交易规模翻番增长,但初步估算,去年全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虽然超过1000亿元,也只占农产品销售额的3%。

当然,农业“互联网+”仍然有许多现实困难需要解决。

包括时下新兴的各类农产品电商平台,其实主要起到的也还是一个销售桥梁的作用,还没有办法对上游进行必要的介入、规范和监督,导致电商采购的农产品参差不齐、损耗率过高,甚至还有一些生鲜农产品农残超标,这是目前电商运营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一味地轻资产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外,今天的农产品种植、养殖等上游环节,从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素质不高,他们对互联网这样的新科技手段应用起来远远不能得心应手。如果用“互联网+”的手段,来改造整个农产品价值链条的各个环节,从土壤监测、生产加工到物流仓储,均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个体农民不能承担之重,只能寄希望于有一定集中化、规模化的农业龙头企业来引领完成这一变革。

□李志起(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

(责编:胡晓、陈键)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