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滴滴“外挂”亟待法律惩治

孙思齐
2018年08月22日08:44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滴滴“外挂”亟待法律惩治

  8月21日消息,近日,有媒体曝出滴滴司机使用外挂软件改变平台计费,从而使乘客车费翻倍。事后,滴滴回应称,一旦发现司机作弊将进行封号、罚款处理。

  在乘坐网约车时,很少有乘客会留意司机的约车APP,这就让“外挂”软件乘虚而入,尤其是对于长距离乘客,以及不熟悉路线的外地人和习惯在车上睡觉的乘客。“外挂”软件接入后,司机的导航会不断提示在改变线路,车辆位置也会在页面上“乱飞”,行车定位的改变直接导致乘客的车费水涨船高,在不知不觉中可能会多花出几倍于平时的价格。

  按照我国交通运输合同法规定,承运人未按照约定路线或者通常路线运输增加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可以拒绝支付增加部分的票款或者运输费用。对于通过使用“外挂”软件改变车辆定位的方式增加车辆行驶里程,提高计费总额的现象,乘客完全可以拒绝支付。

  不仅如此,对于网约车司机的这种欺骗行为,很有可能涉及到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和3万元至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对诈骗罪中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也就是说,如果一名滴滴司机多次通过“外挂”骗取乘客费用累计金额达3000元,并且这些乘客都选择报警,警方可以以刑事诈骗进行处理。

  乘客在遇到此类现象时,可以通过拍照或录像保留“外挂”操作证据,向平台进行投诉。如果平台没有进行处理并返还多付费用,乘客可以向警方举报来维护自身权益。

  作为新鲜事物,网约车自诞生以来各种问题不断出现。本次“外挂”作弊,网约车平台可以通过补偿消费者损失将功补过,但这一欺诈现象不仅降低社会大众对网约车平台的信任,甚至还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及稳定。乘客的“警觉”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网约车平台作为承运人,有责任和义务加强管理,主动树立签约司机约束条款、填补平台系统漏洞。行业监管部门也应该担起重任,在鼓励新鲜事物的同时及时制定行业规范,为大家营造一个便捷、经济、安全的运营环境。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

(责编:易潇、毕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