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公益財報:4.8億網友250萬商家合力捐款年逾100億筆

2月3日,阿裡如約發布“2020年公益財報”。財報顯示,2020年全年,4.8億消費者和250萬商家通過成交“公益寶貝”完成了超過100億筆公益捐款,他們和超過3000家公益機構一起,再次樹立起一座互聯網公益的裡程碑。
“科技+商業”在推動公益事業中發揮的獨特作用日益凸顯。在阿裡“人人3小時”公益平台上,每天已有超100萬人開展線上線下的各類公益行動。基於阿裡區塊鏈技術,經用戶授權,一筆筆善款去向和實現價值被准確、完整、不可更改地記錄。截至2020年12月31日,用戶的捐款已經實現了100%“上鏈”,好事被記住,好人有姓名。
阿裡公益財報同時顯示,面對新冠疫情,阿裡各項抗疫投入總計超33億元人民幣,並再次推出“春雷計劃”助力復工復產。與此同時,脫貧攻堅沖刺之年,阿裡創新“脫貧特派員”模式,開設淘寶“脫貧專區”, 將“客服縣”、假發產業、AI數據標注等新產業項目引入貧困縣,並始終將教育、健康和女性就業作為脫貧致富的基礎支持。
這是阿裡連續第三年發布“公益財報”,也被阿裡認為是“超越財報的‘財報’”。2月2日阿裡發布新一季財報后,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阿裡巴巴一直把社會責任當成必須要思考和實踐的一部分。我們相信,未來平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高度融合,平台必須在當中發揮獨特擔當。”
100億個“兩分錢”
在淘寶平台上,數千萬件商品被商家設置為“公益寶貝”,它們每成交一筆,就會有一份善款捐給一個公益項目。單筆捐贈最低隻有2分錢,然而100億筆捐贈聚合成海,由消費者和商家合力完成的這一規模最大的公益行動,推動了數以萬計的公益項目實現目標。
阿裡公益財報顯示,因為這些善款,2020年全年,11個省份的147所鄉村學校建成了專業的音樂教室,109757名鄉村學童受益﹔18個省份、271所鄉村學校的141779名學生擁有了全新的操場和體育用具﹔10個省份的236所鄉村學校安裝了專業淨水設備,123312位師生喝上了高品質的飲用水……
因為消費者和商家的捐助,鄉村學童擁有了全新的體育設施
據了解,在“人人3小時”公益平台上,每天活躍參與各類公益行動的用戶已經超過100萬人。僅“捐步”一項,他們2020年全年就捐出了超過1.8萬億步,並進而捐建為近百所貧困鄉村小學的“陽光跑道”。
同樣因為這些公益行動的支持,過去一年裡,獨居的高齡老人獲得了超過45萬份免費的“愛心午餐”﹔“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為50個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302.2萬人次的健康支持﹔“童伴媽媽”公益項目在496座鄉村培訓當地留守女性,超過30萬留守兒童得到了陪伴和“媽媽”的溫暖……
每天100萬人做公益
區塊鏈等互聯網數字技術已成為社會公益的最新助力,也是阿裡公益重點投入的平台基礎能力之一。阿裡公益財報顯示,自2016年發布首個區塊鏈公益項目以來,區塊鏈技術已在阿裡公益生態多個場景中廣泛應用,消費者的愛心捐贈已經實現100%“上鏈”,每一分錢善款的去向、實現的效果都得到了准確全面記錄,且不可更改,供捐贈者查詢監督。
“童伴媽媽”在陪鄉村留守兒童學習,每一次善行都應被記錄
據報道,近日,阿裡巴巴“人人3小時”公益平台還推出了全國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研發的“用戶公益成長體系”。在用戶授權下,依據其公益參與的不同深度,授予用戶個人公益成長值。目前,志願服務、公益捐贈、公益傳播、“益起動”捐步、無償獻血、善因購買等8大公益場景已經接入這一體系,用戶的公益記錄永久保存在自己的“公益賬戶”中。
阿裡公益財報顯示,“人人3小時”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公益平台之一,累計產生近4億人次的公益參與,每天活躍在平台上的公益用戶已達100萬人。數據顯示,僅在環保領域,關注自然與環保的線上活動就有3600萬人次的公眾參與,其中包括近60萬人次參與了保護河流與藍天的具體行動。
全方位助力脫貧攻堅
位於新疆和田地區的皮山縣是全國最后脫貧的52個縣之一。淘寶“脫貧攻堅愛心助農”專場活動中,皮山縣彩虹葡萄干被放到了最顯眼的位置。當地農戶吐爾洪江介紹,淘寶買家每買走5000斤葡萄干,就至少助力當地15戶農戶脫貧。
2020年是國家脫貧攻堅的沖刺之年,脫貧助農也成為包括消費者、商家、淘寶主播等在內的整個阿裡公益生態的焦點。據悉,2020年,超過3億位網友通過阿裡平台,從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總計購買了超1000億元商品。甘肅禮縣59歲的農民張加成學會了淘寶直播賣蘋果,在網友的熱情支持下,一年時間裡,張加成就給家裡添置了三輪車、電動車和小汽車。
甘肅禮縣59歲農民張加成直播賣蘋果致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起,阿裡巴巴派出11名資深員工,作為“脫貧特派員”駐扎11個貧困縣,和當地干部、鄉親們一起探索互聯網脫貧致富的路徑。他們在當地持續落實“村播計劃”、“一縣一業”等項目,他們將“客服縣”、假發產業、AI數據標注等新產業項目引入多個縣域。貴州普安的李榮富曾經是一位進城打工的“殺馬特”少年,在公安部駐村扶貧干部樊陽升和阿裡脫貧特派員牛少龍的幫助下,他返回家鄉,開了一家淘寶網店,把村民們的烏雞、蘿卜、雞蛋、普安紅茶等農產品賣向全國,2020年全年銷售額突破300萬元。
教育、健康、女性、就業和電商,阿裡助力脫貧攻堅聚焦這五大方向形成合力,而脫貧的關鍵是人。阿裡公益財報顯示,過去3年間,“馬雲鄉村教育計劃”、“蔡崇信職業教育計劃”持續投入,累計覆蓋了 3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17萬師生因此獲得了更好的教育環境和就業機會。“加油木蘭”項目3年累計已為238.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女性提供教育及健康幫助。
33億元抗疫投入和60萬個“公益時”
2020年,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阿裡經濟體快速響應,全員投入抗疫。阿裡公益財報顯示,阿裡各項抗疫投入總計超33億人民幣,其中,投入超20億元用於醫療物資採購、運輸、疫苗研發等,物資總量超2億件。與此同時,阿裡商業生態多個平台通過減免商家經營費用、提供資金及低息免息貸款、開放數字化服務能力、提供靈活就業崗位等,支持中小企渡過難關。
阿裡巴巴集團採購醫療物資馳援武漢
隨后,阿裡巴巴還推出了春雷計劃,以多種舉措助力復工復產,包括外貿升級線上突圍、助力外貿開拓內銷、打造數字化產業帶、智慧網絡助農興農、金融支持“再扶一把”。20個省市、2000個產業帶,和阿裡巴巴一起實現“數字化”突圍,化免“疫”力為生產力。
公益不僅是阿裡的文化基因,也成為業務戰略的出發點。菜鳥網絡研發的裝箱算法能減少約15%的物流包材使用,2020年該技術用於5.3億個包裹,累積減材相當於種下了393萬棵梭梭樹。釘釘的無紙化辦公截至2020年底已累計節省碳排放1100萬噸,相當於固化了6300平方公裡的荒漠。
2015年阿裡向員工發出每人每年完成3小時公益志願服務的倡議,2020年阿裡巴巴員工年度“公益時”首次突破60萬小時,比2018年再翻一番。
“對我們來說,社會責任跟整個商業生態、平台經濟的繁榮高度相關。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有助於平台和生態的繁榮,生態繁榮有助於我們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張勇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