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醫保打通,互聯網+慢病市場崛起

歐旭江 嚴慧芳
2020年12月25日08:20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醫保打通,互聯網+慢病市場崛起

  互聯網醫療迎來爆發性增長,同質化也日益嚴重。下沉細分市場差異化發展,成為這一行業新的方向。而在政策利好之下,真正深入打造互聯網+慢病管理生態閉環的企業,打開的是另一個千億級市場。

  12月23日,《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報告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健康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增長,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斷延長,加之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和行為危險因素流行對慢性病發病的影響,我國慢性病患者基數仍將不斷擴大。同時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會持續增加,2019年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佔總死亡88.5%,其中心腦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比例為80.7%,防控工作仍面臨巨大的挑戰。

  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經歷了一輪廣泛的用戶教育和市場普及,老百姓網上看病、復診開藥的習慣正在逐漸養成。尤其對於慢病患者來說,醫生和患者在完成面診、檢驗檢測、確診,或重大手術后,需要長時間用藥治療,互聯網慢病管理便捷、高效的優勢得以充分釋放。

  早在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就提出要積極推進將“互聯網+醫療健康”融入到慢病管理中。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有效降低就診門檻,提高依從性和管理效率,促進分級診療的落實。從疫情暴發到常態化防控,國家多次發文鼓勵線上慢病管理服務。11月初,國家醫保局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優先保障門診慢特病等復診續方需求。門診慢特病患者在線上復診續方發生的診察費和藥品費,優先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各地將逐步擴大醫保對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醫療服務支付的范圍。

  目前,絕大多數的互聯網醫院都偏在線問診,以咨詢為主要業務。而嗅得先機的企業已經早早布局慢病市場,深入疾病管理的全流程服務。以線下連鎖藥店起家的廣州七樂康藥業連鎖有限公司,在醫藥電商領域沖殺數年后,在2015年果斷轉向互聯網醫療,專注做慢性病復診的石榴雲醫,通過5年發展已經鏈接36萬醫生,主要集中在肝病和男科領域。疫情初起的二三月份,慢病復診的業務量同比翻倍,今年二季度扭虧為盈,實現盈利。

  同樣專注慢病領域的醫聯,更是將探索的腳步踏入醫療深水區,構建自己的技術“護城河”。通過互聯網“連接”的特性,調動和整合醫療資源,做患者疾病管理的全流程服務。目前,醫聯已經針對15個學科、30多個病種,開啟非常完備的學科建設,推動制定互聯網慢病管理的管理標准。2020年,醫聯攜手各領域專家,啟動了包括糖尿病、腫瘤、腎病等多學科的線上慢病管理專家共識項目,讓線上慢病管理有據可依。

  2020年陸續出台的新政,打通了線上醫保支付的“最后一公裡”。相對於大部分互聯網醫療平台的商城仍以保健品為主的現狀,線上慢病管理面對的是龐大的千億級處方藥市場,細分市場的利潤和規模實際上超過零售市場,互聯網+慢病管理賽道,將成為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南方日報記者 歐旭江 嚴慧芳

(責編:趙超、趙竹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