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提升危化品行業安全生產水平的具體舉措

我國自2010年起已成為全球化學品第一生產大國,化工產能約佔世界總量的40%,相當於歐洲和北美洲的總和。《危險化學品目錄》共有2828種危險化學品,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15個門類(共20個)、68個類別(共95個)。危險化學品具有產業規模總量大、涉及行業領域多、分布區域范圍廣、安全管理鏈條長、涉及監管部門多,以及事故發展快、危害后果大、影響范圍廣等特點,監管難度大,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迅猛發展,以智能制造為主要特征的新工業革命已在全球悄然興起,美國先進制造領先戰略、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工業計劃為未來工業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的緊密結合,以及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危險化學品行業多具有流程工業的典型特點,在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將通過工業互聯網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中的融合應用,在安全生產的感知、監測、預警、處置和評估等多方面賦能危險化學品行業,一是提高工藝參數的調控能力,確保生產工藝的平穩運行﹔二是建立設備狀態的監控體系,確保現場裝備的健康可靠﹔三是減少依靠人工、經驗等的操作程序,確保現場管理的合規精細﹔四是挖掘數據間的關系打破數據孤島,確保現場應急處置的科學決策。利用“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能夠實現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全過程、全鏈條的態勢感知,增強企業安全風險主動防控能力,提高政府監察的精准性、有效性,有力提升科學預防、過程管控、綜合治理和精准治理水平。
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在危險化學品行業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的具體舉措:
一、完善“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的法規體系
針對現有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標准缺乏的問題,強化頂層設計,提前布局,圍繞工業安全數據質量、網絡安全等設計法律法規,圍繞應用技術門檻、數據統一標准等形成標准規范,協調相關部委和管理部門,確保工業互聯網與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同規劃、同部署、同發展,實現自動貫標, 形成“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的國家、行業和企業標准體系 。
二、打造支撐“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的創新能力
圍繞 風險快速感知 ,加快MEMS芯片設計、微納傳感材料、智能傳感器件、異常工況感知、關鍵設備狀態監測等需求,開發低成本傳感和測量儀器,全面支撐人員、設備、生產、倉儲、物流、環境等多方面的感知需求。
圍繞 風險超前預警 ,重點針對負荷調整、異常處置等典型操作,開發智能操作導航技術﹔選擇典型裝置和代表性工藝,開發裝置動態風險監測預警技術和過程控制系統高效運行一體化技術,開發高危工藝裝置安全生產風險預警模型,實現精准預測、智能預警和超前預警。
圍繞 應急處置 ,完善行業典型事故案例庫、應急演練場景庫、應急處置預案庫,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開展基於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或數字孿生技術的安全生產風險仿真、應急演練和隱患排查,推動應急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
圍繞 風險評估 ,建立縱向貫穿企業、省市區縣以及全國安全風險的量化評價方法,以及橫向貫穿生產、儲存、運輸、經營、使用、廢棄等環節的危險化學品行業全生命周期風險評估模型,依托風險感知、數據傳輸以及雲計算等技術,實現行業安全風險的動態評估機制。
三、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的示范工程
制定危化品行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示范工程計劃,重點完成安全智能工廠的建設工作。力爭在1~3年內,以催化裂化、加氫等典型裝置為切入點,將數字孿生技術深度融入裝置的安全生產管理,系統提升催化裂化、加氫等生產裝置的風險感知、監測預警、風險評估以及應急處置能力,圍繞工藝過程異常工況診斷、動靜設備狀態監測、工藝過程分析、泄漏管理以及安全環保一體化管控等形成系統的智能化提升方案,並在3家以上的生產企業完成示范工程建設,在此基礎上實現行業的覆蓋式推廣。
四、培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的公共服務和產業孵化基地
建立數據存儲機制,構建企業級和行業級 安全大數據中心 ,對重點危化品企業的貯存設施、生產裝置、關鍵設備等高風險區域安全生產信息進行動態採集與存儲,實現行業安全生產全過程、全要素、全產業鏈的連接與管理﹔創新數據共享機制,深度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成 行業安全風險監測與公共服務平台 ,顯著提升行業內跨部門、跨層級的安全生產聯動聯控能力﹔發展新產業模式,依托數字孿生模擬裝置,開發重點裝置安全生產評估模型與工具集,實現對安全生產處置措施、安全事故調查、安全隱患排查等需求的 遠程診斷與專家支持服務 ﹔依靠自主創新,圍繞MEMS芯片設計、智能傳感器制造、泄漏擴散模擬軟件、大數據挖掘算法等領域, 突破卡脖子技術 ,提高危化品行業工業互聯網的國際競爭力﹔圍繞 智能化管控應用 ,開展危化品行業安全管理經驗知識的軟件化沉澱,加快安全儀表等自控專業軟硬件開發,不斷推出工藝優化、預防維修、智能巡檢、個體防護等方面的智能APP和解決方案,實現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
五、依托 “ 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 ” 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預防控制體系落地應用
以 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 風險監測預警系統 為基礎, 建設危化品企業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為核心的雙重預防控制體系,基於生產企業工藝裝置和高風險設施,圍繞最壞可信風險事件,建立工程技術、維護保養、人員操作、應急處置等風險管控措施以及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一企一清單”,形成風險 分級管控、 管控 措施動態監測、 隱患排查 和治理等 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及AP P ,通過動態採集、智能識別、隱患排查等方式,幫助企業和政府便捷、高效、准確掌握企業安全生產情況。
計劃2 020 年 底完成試點企業優化提升, 形成一套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經驗做法,爭取2021年底完成 重點示范, 選取重點省份和每省若干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企業(8-10家),開展示范引領,不斷完善信息化工具和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經驗做法,以 逐步 實現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常態化、顯性化,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水平,防范化解危險化學品重大風險。2 022 年完成危化品生產企業全面推廣應用和全覆蓋,切實提升危化品生產安全生產水平。(中國石化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院長/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主任 楊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