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雲”西移到中衛

隨著近年來國內外雲計算、雲存儲巨頭紛紛“搶灘登陸”,雲產業成了西部城市寧夏中衛市的又一張名片。
中衛早就有幾張響亮的名片:枸杞已成國際品牌﹔沙坡頭被譽為國內“十大最好玩的地方”﹔硒砂瓜熱銷北上廣深。“但要繼續深挖中衛發展潛力,必須新起‘爐灶’。”中衛市委書記何健說。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進程不斷加快和5G、物聯網等的興起,“雲產業”前景廣闊。中衛人開始琢磨:能否后來居上,引來大“雲”西移?
大型信息運營商選址建廠條件一般都極其苛刻,但最終他們還是看好中衛的諸多優勢。穩定的地質結構、多元支撐的能源結構,使數據中心在中衛可節能50%、綜合建設成本較北上廣低30%,綜合運營成本低40%。寧夏西雲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與亞馬遜旗下雲計算公司開展戰略技術合作,由西雲數據運營的AWS中國(寧夏)區域正式開放。
亞馬遜前來合作,吸引奇虎360、美團、阿裡巴巴、浪潮、星際大陸等140家相關企業緊隨其后,上下游鏈條不斷拉長,今年底服務器總裝機能力將達到50萬台。
“中衛西部雲基地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后廠’。”中衛市雲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局局長馮旭表示,如果說信息產業是條高速路的話,充當刷卡流程的“前店”(北京中關村諸多信息類企業)業務僅佔10%,90%的信息化應用都在“后廠”的信息快速路上完成。
“近幾年,中衛能成為國內同行業的一抹亮色,不是沒有原因的。”北京雲基地集團寧夏天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辛建波表示,政府與企業協同的服務流程架構好,網絡升級跟進的步伐也很快,“中衛區域電力審批協調優質高效,用時之短令人贊嘆。”
大“雲”西移,中衛業已夢想成真。7年前中衛僅投入3億元對通信、電力、道路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就拉動了73.8億元投資。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6.4%,對GDP貢獻率已達33%。
“近年來,中衛市以雲計算盤活大數據,把沙漠變為聚寶盆,闖出了一條由地理交通樞紐向數據樞紐轉變、由能源儲備向信息儲備轉變、由能源輸出向信息輸出轉變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中衛市市長李曉波告訴記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