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失速”
12月6日,許久沒消息的魅族上了熱搜,內容是回應有關“暗中給手機植入木馬”的相關報道。對比前兩年,今年的魅族非常低調,僅發布兩款新機,創始人黃章也鮮少發聲,或許是因為銷量不佳,有意降低成本,又或許是意在改變市場策略。在業內人士看來,即便是回歸精簡路線,魅族也很難恢復當初的輝煌,這幾年魅族內部管理混亂,市場戰略不定,早已為衰落埋下了種子。
木馬風波
魅族官方回應稱,“魅族堅持合法經營,未參與相關非法事件。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手機安全業務,保障手機信息安全”。
此前,據紅星新聞報道,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份判決書顯示,金立參股的子公司致璞科技曾與北京佰策公司合作,將可提升手機某款App用戶活躍度的“拉活木馬”程序和熱更新插件“黑馬平台”植入到金立手機的故事鎖屏App中,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手機可以接受“拉活”指令,並在一定情況下執行對指定的某款APP的拉活,從而賺取“拉活”費用。
在2018年12月-2019年10月,雙方共“拉活”(執行成功)28.84億次。2019年4月以來,每月覆蓋設備數都超過2175萬台,其中2019年10月涉及金立手機2651.89萬台。致璞科技預計在此期間通過“拉活”收入2785.28萬元,案發前雙方已結算的費用為842.5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報道稱,佰策公司還與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過“拉活”業務。2018年3月,朱某成為北京佰策公司法定代表人,負責公司經營,並先后招募多人研發“拉活產品”。后北京佰策公司從上海升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阿咕吖傳媒等廣告代理公司承接“拉活”業務,並與珠海市小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及被告單位深圳致璞公司等手機商合作開展“拉活”業務。而這個魅族科技就是魅族手機的生產廠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報道涉及的兩家手機廠商,金立已經於兩年前申請破產,雖然時不時有賤賣專利和資產的新聞,實質上可能已經是個空殼子,但魅族依然活躍在手機圈。
風光不再
作為一個定位“小而美”的品牌,魅族也曾憑著獨特的設計、聽取消費者建議的社區形式吸引了大批粉絲。但隨著四大主流品牌的崛起和蘋果的進攻,魅族的市場份額逐漸被壓縮。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的數據顯示,2015年魅族整體的手機出貨量為2000萬部﹔2016年增長到2200萬部﹔2017年魅族整體的手機出貨量下滑到2000萬部﹔2018年,魅族創始人黃章回歸親自打磨出了魅族15以及魅族16系列,但據市場調研機構賽諾發布的數據,魅族的出貨量隻有948萬台,同比大跌46%。
由於銷量不佳,2019年,有報道稱,魅族進行了一輪裁員計劃,其中營銷線下是重災區,裁員超過30%,最后留下的大概千人左右,再加上魅族手機銷量的不斷下降,魅族方面不得不大量撤店,導致現在魅族的線下門店數量急劇下滑,一個省也就隻剩五六家。與此同時,魅族位於深圳最大的專賣店撤店,改為華為專賣店。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給本就發展不順的魅族雪上加霜。根據第三方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魅族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隻剩0.5%。
關於魅族關閉實體店和銷量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魅族方面,截至發稿,對方未給出回復。
在通信專家馬繼華看來,智能手機行業存在兩大趨勢,一個是規模集中化,一個是技術優先化。這些年,手機企業已經越來越少,頭部廠商佔據的份額越來越大,魅族在規模上很難與前幾名相比,核心技術上也缺乏持續的創新實力,市場萎縮是必然,其他的小手機品牌也都很難做,“時代不同了,產業邏輯變化,魅族需要有新的活法”。
產經觀察家丁少將指出,魅族手機的衰落,是產品、品牌、運營、管理等一系列混亂造成的,二線品牌一旦在戰略戰術上犯錯,市場幾乎不會給它糾錯的空間。
未來難測
眾所周知,魅族曾經的崛起離不開魅族“三劍客”白永祥、楊顏、李楠,前幾年魅族的新聞也幾乎離不開高層的變動。然而,在去年的7月18日,前魅族高級副總裁李楠本人發文証實已離開魅族,至此,曾經的魅族“三劍客”都已卸任,隻剩創始人黃章一人獨守。
白永祥此后很少有消息傳出。今年8月,李楠在微博宣布,自己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名為珠海市怒喵科技有限公司,並將微博認証改為Angry Miao創始人。今年2月,有報道稱楊顏將回歸魅族,職位是“首席戰略官”,但時至今日,魅族也沒有發布確認的官方消息,楊顏微博也沒有發過類似的消息。
對比2018年推出十幾款手機的市場策略,魅族今年低調了很多,全年隻發布兩款新品,還是一個系列的,黃章也很少公開發聲,似乎想恢復過去“小而美”的路子。
在馬繼華看來,5G到來以后,還是會有一定的格局改變的機會,魅族如果重新走“小而美”的路線,繼續差異化的產品體驗設計,還是有不錯的市場空間。“中國的智能手機銷售規模很大,隻要抓住一兩個用戶關注的點,還是可以做起來,當然也可以和其他大公司合作或者依托一些對智能硬件有開拓想法的大公司。總之,可以繼續差異化做手機,也可以適應時代變化開拓新的智能產品”。
丁少將則認為,目前手機市場處於下行周期,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魅族這樣的中小品牌生存空間被擠壓,重新崛起的機會很小。未來爭取大資本方注入,或者加入巨頭的生態體系,魅族生存發展的機會才會更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