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淨水器“無用論”下的窘境

石飛月
2020年11月04日08:22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淨水器“無用論”下的窘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引發了消費者對健康類電器的重視,對淨水器的購買也提上日程,現在正是“雙11”促銷活動期,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各大淨水器廠家都推出了力度不小的優惠活動。不過,作為家用電器的一個類別,淨水器在家用電器這個大行業中的境地一直比較尷尬,一方面,因為國內不少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認知還不全面,導致市場份額徘徊在低位﹔另一方面,桶裝水、淨水壺等水產品和淨水產品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淨水器的位置。

  普及率低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淨水器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當前我國家用淨水器普及率在10%以下,而發達國家的淨水器普及率普遍超過了80%,並且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長。其中,美國淨水器普及率達到90%,歐洲為90%,日本為80%,韓國為95%。

  在家電分析師梁振鵬看來,國內淨水器普及率低與經濟收入有脫不開的關系。對於大部分中國消費者來說,首先滿足的是剛性的家電需求,比如做飯需要的油煙機和燃氣灶、儲存食物需要的冰箱、看電視用的彩電、降溫需要的空調等。“隻有等收入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大家才會對淨水器這樣改善生活品質的家電產品產生購買性的選擇和依賴,因此淨水器的普及有一定滯后性。另外,不少地方還有很多老舊房屋存在,安裝淨水器不是很方便。”

  家電觀察人士許意強則認為,中國人的飲水習慣是把水燒開了喝,而歐美國家習慣喝直飲水甚至冰水,導致中外家庭對於淨水器的需求迫切性不同﹔另外,淨水器進入中國市場和家庭已經有30多年,但是期間受到企業推廣和用戶理念培養“操之過急”,盲目追求規模化上量,忽視了對於用戶飲水方式和習慣的正確引導,甚至大量“恐嚇式”“威脅性”營銷泛濫。

  除了上述原因,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家電賣場時看到,市面上除了淨水器,還有很多濾水壺、淨水壺、濾水水龍頭等簡易的淨水產品。有些消費者選擇這樣的產品替代淨水器,成本較低。

  在商用領域,使用桶裝水的飲水機佔據了很大份額,一些家庭也還在使用飲水機。近年來,我國桶裝水市場保持穩定增長,2010年我國桶裝水市場規模為292.6億元,2017年桶裝水市場規模已突破800億元,增幅近3倍。據預測,2020年該行業銷售額接近2000億元。

  認知“偏差”

  在眾多影響國內淨水器普及率的因素中,消費者對於淨水器的認知問題極為關鍵。在北京商報家電數碼周刊一個關於淨水器市場的問卷調查中,部分消費者認為,家裡沒必要安裝淨水器,尤其是廚房的自來水已經經過淨化和消毒。

  對此,梁振鵬指出,自來水的淨化,首先確實取決於市政自來水供應系統,自來水從淨化到傳輸,為消費者提供保障生活健康的水,淨水器其實是第二步,在消費者終端家庭裡面對水進行下一步的淨化。

  不過,據國際衛生組織報道,自來水中含有害物已達756種,其中20種確認致癌,24種可疑致癌,18種助癌促癌,47種致突變物,而且這些有機物採用傳統的氯氣殺毒等工藝是無法有效除去的。因此,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管道直飲水早已普遍實現,盡管自來水水質已經非常好,但淨水器依然與電視、冰箱一樣,成為家庭必備設施。

  “很多還沒有安裝淨水器的消費者並不是不需要淨水器,而是現在市場上大部分淨水器對於他們來說遠遠不夠。”安吉爾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在大多數普通淨水器都隻有直飲水,有些消費者覺得如果隻能用來喝水的話可以選擇瓶裝水或者桶裝水,並因為過濾水的出水量太小而放棄用它來洗菜、淘米、煲湯,而選擇自來水,還有一些消費者在做飯的時候,用自來水洗過再用淨水沖洗一遍,這樣非常麻煩。所以隻有把廚房裡喝水、大水量用水兩個需求全部解決,才能吸引到這部分消費者裝淨水器。

  在問卷中,還有一部分消費者認為,淨水器對於過濾有害物質根本起不到作用,因此沒必要花錢買產品。“我覺得淨水器的功效被夸大了。”消費者李女士說。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測試計量研究所所長魯建國表示,認為淨水器沒有用,本身就是一個誤區,就淨化效果而言,淨水器肯定是有用的,並可防止意外的飲水污染。

  “研究淨水器市場,還是要回歸到產品功能和用戶習慣的原點。大量中國家庭追求喝開水,認為水中有水垢不干淨,缺乏對安全飲水和健康飲水的認知,以及當前大量淨水器屬於反滲透過濾,的確帶來了安全的水,但是不是健康仍然存疑。”許意強說。

  的確,還有一部分拒絕購買淨水器的消費者,他們的理由是淨水器破壞了水中的天然礦物質,經過淨水器的水對身體並不好。

  對此,梁振鵬坦言,在淨化的過程中,淨水器的確有可能會把一部分礦物質過濾掉,有一些消費者拿淨化過的水沖茶喝,而做飯還依賴於自來水。

  市場潛力

  那麼,如何解決消費者對淨水器產品存在認知偏差的問題呢?北京商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美的、海爾、方太等企業,截至記者發稿,對方未給出回復。

  目前來看,解決方式主要通過兩個渠道,一個是相關衛生部門,一個是企業和行業機構。

  許意強指出,“解決淨水器的公眾認知,其實要從解決安全、健康飲水的社會性大問題上入手,這就需要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將其作為小康社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萊克電氣相關負責人也建議,國家公共衛生管理機構會可以同消協等組織開展定期科普活動,走近消費者、走進社區﹔宣傳健康飲水的重要性,改變落后的、不健康的飲水方式﹔行業協會牽頭,加強對消費者健康飲水的教育。

  “同時,淨水器只是過濾、優化水質的產品,關鍵還是淨水器背后數以萬計的企業和商家,如何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力量建立一個健康科學的飲水觀,而不是一個過度營銷炒作的飲水觀,特別是淨水器行業的大企業,必須要敢於擔當、敢於向行業不規范行為說不。當然,第三方的行業協會、公益機構,也應該積極扮演更多的角色和職能。”許意強說。據悉,萊克電氣此前與中國質檢協會淨水設備專委會合作,連續多年推出的《中國淨水行業消費白皮書》,給廣大消費者健康飲水、淨水設備的選購提供意見。

  而在產品方面,符合消費者使用習慣的淨水器一定會對提高淨水器推廣和普及率有幫助的。比如,安吉爾此前推出A7 lite大水量淨水器,就是為了解決消費者在廚房裡喝水、用水這兩大需求的產品,其大水量淨水器有兩個水龍頭,小龍頭是出直飲水的,解決喝水的問題,大龍頭出淨水,用戶可以用來洗菜做飯。

  可以預期的是,與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較低的滲透率背后仍然蘊藏了極大的消費潛力,因此,我國淨水器市場的增長空間還很大。

  在梁振鵬看來,現在消費者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烈,也越來越追求健康,所以他們對於淨水器的關注也在加深。此外,商用領域目前還是以飲水機為主,從市場的增量和總體銷售量數據來看,商用空間的淨水產品有不錯的空間。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對水的品質越來越關注,很多家庭對於純淨水是有大量需求的,比如有老人或者有孩子的家庭,淨水器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是‘剛需’﹔還有一些對生活品質要求比較高的消費者,比如新中產家庭,還有像新婚夫妻這樣‘90后’‘95后’年輕一代消費者,他們的飲用水生活方式也比較時尚。這些消費群體勢必會提升淨水器的普及率。除此之外,像今年的疫情還有一些突發的水污染事件等,對消費者的安全意識也有一些刺激作用,疫情期間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上淨水器搜索量暴漲就証明了這一點。”安吉爾相關負責人說。

  奧維雲網(AVC)測算數據顯示,2021-2023年,淨水市場需求將會釋放,零售量分別將保持在14%、11.1%和8.8%的增幅。

(責編:趙超、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