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座“雲”上城

近日,“數字之城”浙江杭州正式對外發布杭州雲城概念規劃,一座新城橫空出世。杭州為什麼要建“雲”城?
今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考察時,要求杭州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和宜居城市方面為全國創造更多經驗。雲城的誕生,正是杭州落實總書記要求的創新之舉。
雲城位於杭州主城西部,是浙江乃至全國創新密度、人才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2016年啟動建設的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如今是浙江省最具吸引力、創造力的科創熱土和新經濟增長極,人才淨流入率是杭州市平均的2.5倍。然而,由於城市功能相對滯后,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大走廊職住分離現象嚴重。雲城的誕生,正是提升科創大走廊發展水平的迫切要求。
近年來,隨著杭州城市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外來人口涌入,常住人口已超1000萬,空間布局不合理等問題突出。早在2019年初,杭州就提出“東整、西優、南啟、北建、中塑”的發展思路,選擇若干重點區塊精心打造城市功能平台。雲城的誕生,正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探索特大城市多中心郊區化發展新路子的重大舉措。2020年4月,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在研究杭州西站樞紐規劃建設專題會議上提出“杭州雲城”規劃設想﹔6月,“雲城”被寫入杭州市委全會報告﹔8月,雲城建設管理指揮部正式挂牌。
雲城是座怎樣的城?周江勇表示,之所以取名為“雲城”,就是要用“雲”的形象手法來定義“城”的內涵特征,以最大的真誠和熱情構建詩意空間、詮釋未來城市。雲城最大的特色在於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數字科技創新和應用,必須把數字賦能作為首要任務,努力成為數字變革策源地的核心區。
早在2016年,杭州就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城市大腦,開始與阿裡雲等企業一起探索以“雲”定義“城”的能力極限。城市大腦從無到有,截至2019年底,已經應用在交通、城管、文旅、衛健等11個領域、48個場景。
“萬物今日皆可‘雲’。”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說,“雲”正成為這個時代的載體,也是數字化發展的一個標志。疫情期間,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杭州健康碼2天內就實現上線使用。之后一周內,浙江各市健康碼均上線,成為全國首個健康碼全覆蓋省份。
截至目前,阿裡雲為全球數百萬企業提供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服務,其中包括超過80%的中國科技類企業,幫助數百萬客戶省去超2000億元的運營成本。
雲城怎麼建?杭州將按照“寬視野決策、大區域統籌、小單元作戰”的模式,克服碎片化、短期性、小平衡的做法,科學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整體謀劃打造杭州城市西部新中心。
要體現杭州的“高度”:在雲城的核心,打造高約400米的摩天建筑群,這是目前杭州規劃的第一高樓,同時圍繞制高點,建設多幢250米以上的大樓。
要體現杭州的“速度”:杭州西站樞紐是雲城的核心區塊,集高鐵、地鐵等交通方式於一體,北上對接上海、南京、鄭州,南下連接溫州、廈門等城市﹔軌道交通網規劃設計不斷優化,將形成30分鐘可達杭州主城區、45分鐘可達蕭山機場、60分鐘覆蓋市域、2小時覆蓋長三角的快捷交通圈。
更要體現杭州的“溫度”:率先開展“產城融合、功能復合、職住一體、標杆示范”未來社區試點,確保創新創業人才在區域內實現職住平衡,預計居住人口40萬、就業崗位約42萬個。
“想要把一流人才留在雲城,一方面是引進高能級的科創平台,另一方面是做到職住平衡,營造一流環境吸附高端人才。”杭州雲城建設管理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說,雲城規劃居住用地的40%將作為人才多元化居住空間,高標准引入教育、醫療等資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