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豬能成為 “打車界拼多多”嗎?

“天吶!花小豬打車真的好便宜,不信你來試一試!”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口號和“去撿便宜”的按鈕,讓不少人在朋友圈看到了花小豬打車的小程序分享后,紛紛加入體驗花小豬打車的“好便宜”。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作為出行領域的后來者,花小豬打車憑借著燒錢補貼+社交裂變的“玩法”,迅速成為了不少出行用戶的選擇,但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體驗差、無資質等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依靠類似“拼多多玩法”的花小豬打車能否從出行領域找到突破口,挑戰又來自何方?
生於“名門”,燒錢搶客
對於不少花小豬打車的用戶而言,這個看似憑空而生的打車應用可謂神秘。據啟信寶數據顯示,花小豬的運營公司是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9年4月17日,法人代表為滴滴副總裁趙意波,有趣的是,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的商標中除了“花小豬出行”的商標外,還申請了“霸王花打車”“后生仔打車”“南打車”等商標,而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花小豬打車實際上是屬於滴滴出行旗下品牌,但是在市場推廣上,花小豬打車則並未過多地提及與滴滴出行有“父子關系”。
資料顯示,今年3月,花小豬打車在部分三四線城市悄然上線,而在下半年逐漸進入一線城市,主打通過一口價模式,平台會預估乘客訂單的裡程以及所需的時長,然后按照基礎計價的規則來計算出預估價,再結合司乘供需等因素對價格進行調整,其費用不包括附加費,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司機繞路、堵車加價等問題。
除了定價模式做出改變外,花小豬還通過補貼和拉新等手段送出較大幅度的補貼優惠。據南方日報記者體驗發現,作為一款打車應用,花小豬打車卻更多運用了社交渠道來進行獲客,其中諸如“百元現金”“新用戶登陸打車0元”“大額紅包”等燒錢補貼再加上各種微信群朋友圈的砍價邀請鏈接,花小豬打車除了的確比滴滴出行等平台更便宜外,社交傳播的玩法也更加容易吸引用戶的加入,而這種類似“拼多多”的營銷模式,也讓花小豬打車在上線以來,已佔據App Store總榜、應用總榜、旅游榜TOP1,並將滴滴出行等同行甩在了身后。
“身份”不合規,舉步維艱
短短幾個月,花小豬打車用“拼多多式”的玩法得到了快速的成長,但是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了種種的問題,讓那些沖著優惠和拼團的用戶對這個新生的打車平台心有余悸。
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花小豬打車在上線后已經被多地交通部門約談、叫停。今年7月,天津市道路運輸局會同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總隊對花小豬開展了聯合約談工作,被約談人承認,花小豬尚未與天津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申報企業及人員變更信息,尚未開展數據對接等相關工作。除天津之外,青島、合肥、南京、淄博等地也都先后因網約車資質問題約談、叫停和處罰了花小豬平台。在今年8月,由於在未取得深圳網約車經營許可証的情況下開展網約車業務,深圳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花小豬打車立即停止網約車業務,並在取得許可証前不得上線運營。
雖然一邊通過燒錢補貼和社交裂變的方式快速獲取用戶,但是另一邊卻因“身份”問題屢遭監管部門的約談和下架,“合規問題是滴滴的傳統問題”。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接受採訪時就對花小豬的“出身”表示質疑,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資質問題若無法解決的話,花小豬打車燒掉的錢很有可能就打了水漂。
值得留意的是,據部分花小豬打車司機向南方日報記者反饋,花小豬打車在平台機制上還存在諸多的弊端,其中並未強制司機辦理網約車運輸証和網約車駕駛証“雙証”的影響最為明顯,除了會對乘客帶來相應的安全威脅外,據《廣州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顯示,若網約車平台公司接入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証的車輛從事或者變相從事網約車營運的,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每次違法行為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這樣嚴厲的處罰手段無疑為平台和司機都帶來了直接的損失。此外,還有部分司機表示,花小豬打車並未採用目前出行應用上常見的顧客“墊付機制”,因此司機還可能承擔乘客逃單的風險。
針對目前花小豬打車遇到的種種問題,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花小豬打車后續會不會給出大補貼不好說,但就目前來看,滴滴和花小豬首先還是要做好安全工作,保護乘客和司機的安全是出行的基礎,合規是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南方日報記者 葉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