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守衛“第五疆域” 共同筑牢網絡安全防護網

申佳平
2020年09月15日09:16 | 來源:人民網-IT頻道
小字號

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9月14日至20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人民網 申佳平 攝

“當前,信息化發展時代潮流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發生歷史性交匯,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愈加凸顯。”14日,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河南鄭州拉開帷幕,中宣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庄榮文出席主論壇活動時如是說。

我國擁有全球第一的網民規模,2019年網絡購物用戶交易規模超過10萬億元,產業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以及日益提高的網絡安全需求,堅持把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作為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其意義顯得尤為突出。

多位與會嘉賓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伴隨5G等新技術的到來,網絡安全防護難度不斷加大,對此應從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安全意識提升等方面“下苦功”,推動建立網絡安全良性生態,共同筑牢網絡安全防護網。

9月14日,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高峰論壇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人民網 申佳平 攝

新技術是“雙刃劍” 網絡安全防護難度升級

作為繼陸、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疆域”,網絡空間安全近年來被提升至我國戰略高度。相關法律法規陸續出台、APP專項治理工作如火如荼、網絡安全宣傳不斷擴大……日趨常態化、長效化的的網絡綜合治理,不斷表明我國加強網絡安全建設的主張和決心。

“網絡空間安全與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國防安全息息相關。”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表示,目前來看,我國網絡空間防護體系建設相對滯后,傳統的防御體系仍然無法有效抵御有組織研發、採用先進技術的攻擊手段(如APT攻擊等)。

特別是伴隨5G、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到來,數據傳輸無所不在,導致傳統的物理防護邊界逐漸消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本身蘊藏的安全隱患也日益凸顯。

以App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為例,“經過一年多的治理,App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有所好轉,但仍有許多難點,”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專家何延哲透露,隨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設備識別符”收集使用及相關標准、“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等都亟待解決。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新技術帶來了便捷化數字生活,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處於“透明”狀態,暴露在危險之下。安恆信息董事長范淵也表示,“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所帶來的安全風險挑戰已超出傳統網絡安全攻防的維度。”

在此情況下,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安全保駕護航。亞信聯合創始人、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認為,如何保証數據在產生、傳輸、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將成為未來數字化轉型時代發展的重要核心。

筑牢網絡安全防護網 仍需邁過“三道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安全防護網不斷織密,網絡安全產業迅速發展。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數據,2018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達到545億元,較2017年上升24%。

多位與會嘉賓表示,雖然目前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但仍應清醒地認識到,要筑牢網絡安全防護網,仍需邁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意識提升“三道坎”。

馮登國直言,目前我國關鍵核心IT技術與產品及其制造設備受控於人,供應鏈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亟需打造“獨立自主+可控利用”的IT產業鏈。

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認為,應該正確把握網絡空間安全的技術實質和博弈策略,進一步加大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精准科研投入,更加重視“開放自主”和“安全可信”的下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及其關鍵技術。

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據測算,目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缺口達百萬人次。”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郭雲飛指出,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存在缺失,他建議,形成校際聯合的大格局,構建“手拉手”“一對多”的跨學科、跨區域合作模式,推動人才培養綜合體。

北京天融信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CEO李雪瑩也提出,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呈現出國產化、行業化、服務化和智能化等“四化”趨勢,應該集中力量,培育與之匹配的“四化”人才。

此外,多位行業專家還表示,就目前我國網絡安全發展的現狀來看,需要提升網絡安全意識的,不僅僅是普通網民,還包括不少政府和企業主體。

“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中往往會忽略網絡安全頂層設計,很難與信息化建設同步,建立起完善的聯動機制和應對體系。”梆梆安全董事長兼CEO闞志剛說。

齊向東表示,在傳統互聯網時代,人們對網絡安全的防護習慣於採取“事后補救”措施,往往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他強調,網絡安全必須拋棄這種安全建設思路,要防患於未然,構建全面的“事前防控”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要把安全放在新基建、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建設的首位,用系統化思維對安全體系進行全局化、體系化頂層設計,擺脫傳統的補丁式、外挂式、圍牆式思路。”360集團董事長兼CEO 周鴻祎說。

提升人民獲得感 共建網絡安全良性生態

近年來,數字經濟推動網絡安全產業熱度不斷攀升。面對大量涌現的“新生力量”,推動產業合作、共建網絡安全良性生態,已成為越來越多網絡安全從業者的共識。

“在‘第五疆域’中,人與物、物與物、實體與虛擬孿生體之間的信息傳遞無限趨近於瞬時,但同時也讓威脅風險的‘共振’變得更加容易。在這樣的背景下,產業主體之間的業務關聯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復雜,在平台、共享、生態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田溯寧說。

在齊向東看來,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網絡安全企業仍處於小規模、零散化、同質化的“小零同”狀態。對此,“要在信息化系統中深度融合網絡安全,擴大行業規模。”范淵提出建議,網安行業中骨干企業應承擔產業鏈建設責任,帶動中小企業良性發展,激發“乘數效應”,將網絡安全生態建設做到實處。

田溯寧表示,網安企業應該圍繞軟件、硬件、服務一體的化布局,整合“政金產學研用”資源,為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提供全新引擎。

“網絡空間裡的攻防對抗,一切種種都是為了保衛國家安全,讓人民在網絡空間裡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闞志剛說,網絡安全產業參與者應該以全局的眼光來看待問題。隻有做到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多方參與,才能不斷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保衛人民群眾信息安全防線。 

(責編:申佳平、趙竹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