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魯勇:打造全場景智慧北京 共創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8月27日,在“5G、雲、AI,數字經濟新動能”為主題的華為北京城市峰會2020上,華為公司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表示,以人為本,從數字化邁向全面智慧化,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5G、雲、AI”的融合技術創新,華為將全面助力北京產業智能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建設全場景智慧北京,與北京一起邁進城市創新2.0時代。
華為公司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受訪者供圖)
回顧過去,華為與北京聯手創造了眾多“首個”。基於全球首個5G切片網絡,打造了國慶閱兵5G+4K超高清、5G VR直播﹔助力北京積水潭醫院通過5G遠程醫療系統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遠程骨科手術﹔與三一重工聯手打造智能制造方案,流水化作業5分鐘就可以裝配一輛挖掘機,人均產值提升24%。
在“抗疫”期間,8小時完成北京與武漢的視頻會議連線搭建,三天完成小湯山醫院的5G網絡建設,當天通過應用大數據完成新發地市場的密切接觸者識別…5G,雲,AI等創新技術已融入到北京的方方面面,創造出了巨大的社會與經濟價值。
那麼,北京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如何讓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充分享受新科技帶來的新生活?如何讓企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協同產業生態實現突破性增長?城市治理如何更高效、安全,政府如何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
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以人為本,從數字化邁向全面智慧化,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建設全場景智慧北京主要包括公共服務、企業發展和城市治理三個方面,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同心協力來達成:
公共服務智慧化,公共服務將能從單一服務模式走向差異化服務模式,從固定地點服務走向隨時隨地服務。
企業發展智慧化,企業將借助智能的手段,極大提升生產效率,從而實現全產業的智能升級。
城市治理智慧化,城市治理將從被動響應走向主動感知與預測,能夠更好地提升城市的綜合治理效率與服務水平。
實現全場景智慧北京,需要構建城市數字生命體系,未來的城市將不只是若干功能的簡單疊加,而是一個有著高級智慧的系統化生命體系,通過覆蓋城市的“感、傳、知、用”等系統,加上貫穿城市的全域數據,構建由“眼、脈、腦、手、血液”等組成的完整數字化生命體系。
讓聯接無處不在,是城市生命體能夠正常運轉的基礎
在北京,華為攜手運營商已建設了2.4萬個基站、實現了五環內的室外連續覆蓋,北京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覆蓋最優、體驗最佳的5G之城。
在北京坊,通過華為5G+河圖的黑科技構建了全國首個AR技術虛實融合的智慧商圈﹔在與超高清產業融合上,華為攜手合作伙伴共同孵化了國家大劇院5G超高清&VR現網直播、央視鼠年春晚超高清直播等多個場景應用。5G創新必將帶動北京千行百業的發展,也成為了北京科技創新的新名片。
讓智能無所不及是城市生命體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特征
在北京,華為雲與AI的融合創新技術已應用到城市治理、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使得城市加速進入到精細化、智慧化的治理時代。
在城市治理領域:華為與北京市共同打造的目錄區塊鏈,將全市50+個委辦局的職責、目錄以及數據建立起有序的對應關系,實現了政府部門間的數據共享,為北京疫情數字化精准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城市交通領域:華為聯合伙伴共同打造北京公交數字化轉型方案,實現了智能調度的數字化升級,通過區域集中調度、車輛數字化,實現人、車、路信息互通,讓“百年公交”插上了科技轉型的新翅膀。
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必將全面加速北京政企的智能升級。
讓生態開放協同,打造北京計算產業新高度
開放協作,共創產業生態,是城市生命體能夠蓬勃發展的源泉,華為秉承“硬件開放、軟件開源”的精神,依托北京本地的人才與產業優勢,聯合北京的軟硬件生態伙伴共同打造覆蓋全產業鏈的鯤鵬計算產業。
鯤鵬聯合創新中心與國家相關部委、標准組織、測試機構合作,啟動行業標准的制定,推動計算體系從“可用”到 “好用”。到目前為止,創新中心已完成324家軟件企業的近500個應用的適配認証,鯤鵬服務器已開始規模應用到政府、互聯網、金融、能源,醫療等各個重點行業與企業。鯤鵬生態的不斷完善將幫助北京市打造計算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新高度。
2020,是北京與華為繼往開來、合作戰略再升級的一年。未來雙方將通過“5G、雲、AI”的融合技術創新,通過在5G+河圖、北京市工業互聯網、朝陽數字經濟示范區、北京鯤鵬生態聯盟等領域的深度合作,華為將全面助力北京產業智能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建設全場景智慧北京,進而有為!(楊虞波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