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北京大學教授楊學山:構建新型基礎設施 助推工業經濟走向數字經濟

趙超
2020年08月20日08:24 | 來源:人民網-IT頻道
小字號

  今年,新冠疫情“黑天鵝”突如其來,為全球經濟帶來嚴重挑戰。但疫情之下的“無接觸”剛需為數字經濟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新機遇,數字消費習慣的培養和新基建的漸次落地也有望為經濟復蘇釋放出新動能。

  北京大學教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近日在接受人民網採訪分享了他對數字經濟的看法。楊學山認為,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還處在早期階段。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將推動工業技術和ICT技術走向,共同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經濟整體發展仍不平衡

  楊學山指出,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還處在早期階段,距離整個社會從工業經濟轉型到數字經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整體上是不平衡的,無論國外還是國內,發展都是不平衡的。

  若要高效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首先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何為“數字經濟”。

  楊學山認為,完整地認識數字經濟需要從三個層面深入理解。首先從經濟層面來看,要認識到數字經濟是一個新的經濟形態,就像農業社會的農業經濟、工業社會的工業經濟,數字社會也一樣,這個社會的經濟形態叫做數字經濟,並不是說它就是數字的經濟,就是ICT的經濟,或者說是網絡的經濟,智能的經濟,而是一個經濟形態。

  第二要從市場角度去分析,認識到數字經濟高增長背后的兩個主要原由。“數字經濟為什麼重要?因為它最活躍,增長最快。”楊學山說道。他認為,數字經濟最活躍、增長最快背后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數字資源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引領作用。二是ICT技術在整個經濟發展的技術體系裡具有積極的帶動作用。所以這兩個因素使得數字經濟在以后的發展中變得極其重要。

  第三要從數字經濟的內部結構來看。數字經濟內部結構可大體分為兩部分,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楊學山指出,數字經濟的主體是產業數字化,而且這一部分的比重將持續增加。無論是互聯網行業、電信業還是電子信息都要成為其中的一個部分。

  從楊學山在演講中提供的數據來看,按主營業務收入劃分,對比互聯網行業、電信業、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電子信息制造業這四部分數字產業化內部結構,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約11.5萬億元,佔比最高。

  那麼從全局上來看,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數字經濟?楊學山指出,數字經濟不能理解為數字的經濟、網絡的經濟、智能的經濟,不是研究經濟中的局部,而是討論如何從當前的經濟形態走向新的形態。

  構建新型基礎設施 助推工業經濟走向數字經濟

  談到現有經濟形態向不斷發展的數字經濟形態邁進時涉及的重點因素,楊學山認為首先就是基礎設施。無論是農業經濟還是工業經濟,背后都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在做支撐。基礎設施是為社會大家所用的,其中有助於提高社會發展整體效率的部分就叫做基礎設施。所以從工業經濟走向數字經濟一定要有新的基礎設施來變革。新基建中的七個領域有七個發展方向,而這七個方向實際上都是朝著這個構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方向行進的。

  談及數字經濟中數字技術的部分,楊學山表示,數字經濟與ICT技術緊密相關,包括人工智能、軌道衛星、自動駕駛等等所有技術的基礎核心永遠是ICT技術,沒有核心技術,這些技術都發展不起來。基礎的網絡技術、芯片和計算機系統構成的處理能力、基礎軟件和系統軟件,以及重要的應用軟件,共同構成了數字經濟中數字部分的核心。此外,安全技術是不可或缺的。“沒有這些核心基礎技術,新一代IT根基就沒了,這是支持數字經濟數字部分核心的技術。”楊學山強調。

  然而,走向數字經濟也不能單純押注在ICT技術上,需要發展和原來的工業技術融合在一起的技術。從今天的經濟走向未來的經濟,這其中需要一個系統。這個系統既囊括了人的認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也把機械運動的部分由系統來控制了。

  工業技術攜手ICT技術 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楊學山認為,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中間系統是可以忽略掉的,但是從工業社會到數字經濟行進時,上面提到的系統就是不可忽略的了。“因為農業中我們使用的工具是通過工業技術生產的,而且農業往后發展是要走向工廠化、工業化的,所以我們可以把農業那部分忽略掉,但是數字經濟不能把工業部分忽略掉。”楊學山解釋道。

  工業技術的部分是永遠存在的,就好比基礎學科,化學和物理是可以共同發展的,它們是融合的技術。

  楊學山強調,在往后融合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忘了工業技術,忘了物質技術,忘了化學和物理,這是一個重要的變革。

  我國走向數字經濟,它的技術體系是工業和ICT基礎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技術體系,這是真正支撐我們社會變革的技術體系,而不僅僅是或者說不只是ICT單獨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形態的技術體系。

  楊學山指出,從今天走向未來經濟形態的時候,要記住一個極其重要的事情,不論是制造什麼產品,造什麼基礎設施,還是農業的過程,我們都需要把新的技術、新的要素加到原來的部分去,構成一個系統,然后在這個系統上來進行全面的分析。從技術的角度看我們是以模型為基礎,知識為基礎的系統工程,這樣一個接一個的具體環節才能從今天走向明天。

(責編:趙超、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