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直播買到山寨機? 規范帶貨還很遠 

陶鳳 王晨婷
2020年07月09日08:30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直播帶貨大熱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的“坑”。7月8日下午,北京互聯網法院就審理了一件主播被告欺詐的案子。

  原告王某某訴稱,2019年5月28日,王某某在某平台直播間觀看直播,主播許某某手持手機向直播間粉絲售賣,並介紹稱手機原價一萬多元,由於手機使用數月,四五千就可出售,並推銷稱有購買需要的添加主頁資料中的微信號聯系。王某某通過微信轉賬購買。

  但在收貨后,王某某認為涉案手機為仿冒、山寨機,要求退貨退款。許某某回復稱自己也是被騙,退貨需要等下家,后將王某某拉黑。此后,王某某向官方投訴反映,給予的答復為“判定和解失敗,已對對方賬戶作出處理”。幾天后,王某某發現該主播仍在直播,后多次聯系該平台公司,官方均作上述答復。

  2019年12月1日,王某某按照快遞單上的地址,請假赴成都市許某某所在單位維權,發現其已離職,維權無果。王某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許某某退一賠三,共計16000元,並由被告許某某、被告平台公司賠償維權合理開支共計2924.89元。

  7月8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該案進行開庭審理,各方當事人在庭審中圍繞“被告許某某是否應被認定為經營者”“被告許某某是否實施了欺詐行為,是否應承擔相應責任”“被告平台公司是否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展開了激烈辯論。

  類似糾紛並不罕見。據中國消費者協會6月29日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6·18”期間消費者對於直播帶貨類的吐槽信息有11萬多條。消費者反映的直播帶貨問題主要有:部分主播涉嫌過度宣傳產品功效﹔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利用直播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

  在互聯網分析師楊世界看來,直播帶貨從貨物供給、流量供給到收貨服務,存在生態性的問題。“其實目前的直播帶貨,絕大部分是為了清庫存或者給經銷商分銷,業績看著特別喜慶,但整體水分較大,從經濟復蘇角度考慮的話,還有待觀察。此外,對主播來說,不管是明星還是網紅,都可以說是流量變現的一種方式,在具體資質審核上欠缺,因此賣假貨的問題也由來已久。

  中國消協有關負責人表示,直播帶貨平台多、主體多、方式多、涉及商品或服務種類多,需要明確權利義務主體,盡快步入法治軌道。

  不過,作為“新零售”的主要載體,直播帶貨也在逐步走向正規。7月1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的《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正式施行。這也是直播營銷行業首個行業性自律規范,將為從事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各類主體提供行為指南。

  《規范》要求,主播在直播活動中,應當保証信息真實、合法,不得對商品和服務進行虛假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但其作為行業性自律規范,能發揮多大的作用仍有待觀察。直播帶貨距離真正的法治軌道,或許還有一段距離。楊世界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法律規范來說,宏觀上來說建議搭建信用體系,來規范整體的互聯網大環境、大市場﹔此外,對直播帶貨這個鏈條上的參與者都要有約束。比如平台加強審核力度,如果發現問題是否有處理方式或處罰措施﹔主播雖然可能自己不知道,但是否要承擔一定連帶責任。在售后服務上,也建議最大程度建立售后服務反饋機制,比如在工商局建立專門的綠色反饋通道等。”

(責編:趙超、趙竹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