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國網浙電推動科技勢能向產業動能轉化

新基建讓生產生活更智慧

王海燕  趙芳芳  曹  鑫
2020年06月11日08: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出游之前,我在‘e充電’客戶端查詢了途經線路上所有的電動汽車充電站,發現一路上基本沒有充電之憂,綠色出行擺脫了‘裡程焦慮’。”4月28日,來自浙江麗水的張慧敏一家駕駛新能源汽車來到300多公裡外的嘉興烏鎮自駕游,一路上的充電體驗讓她非常滿意。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既為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主提供便利,也為打造智慧交通網提供綠色動能。在浙江嘉興,以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為代表的“新基建”正推動科技勢能向產業動能轉化,有力支撐了區域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描繪出一幅智能生產、智慧生活的新圖景。

  充電樁全覆蓋解除“裡程焦慮”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過120萬輛,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模效應正在顯現,發展環境日趨向好。今年4月16日,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發布2020充電樁建設新規劃,計劃投資超過2.5億元,新建82個充電站項目,涵蓋公交、出租、網約車等專用車領域,以及居民小區私家車充電服務試點領域,加速推動充電樁與電網協同運行,服務電動汽車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在嘉興烏鎮,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融入了“互聯互通”的互聯網發展理念。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前夕,烏鎮率先建成5G無人駕駛電動公交車“無感支付”充電站,創新“5G+電力”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場景中的應用,率先建成兩個60千瓦的5G公交專用充電樁,可滿足4輛公交車同時充電。通過電動公交車ID自動識別,實現“即插即充、即拔即走”。從跨界互聯走向行業互通、從電能單向流動走向能量及信息雙向互動,互聯網技術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為“全國一張網”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技術便利,也為5G、信息化、大數據等新基建概念提供了全新的聚合場景。

  目前,嘉興市已實現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全覆蓋,國網嘉興供電公司牽頭建成充電站180座,充電樁1326個,新能源汽車便捷充電體驗全面提升,清潔高效綠色的城市交通網初步建成。

  省時省料提速的“智慧小庫”

  今年以來,國網嘉興供電公司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對立體式貨架、轉運設備、物料定位方式等進行數字化改造和更新,推動建設現代智慧供應鏈下的智慧倉儲體系,全面革新了物資作業模式,提升了庫存物資的有效利用率。

  5月11日,烏鎮甘泉路一處民宿的用電設備搶修工作用時比以往縮短了40%,這主要得益於精准自動分揀“智慧小庫”的應用。“智慧小庫”能夠根據電力搶修工作所需的線纜、電纜附件等物料的實際數量,通過線纜自動分割裝置等精准分揀至出庫區,提高備料與實際用量的匹配度,壓縮搶修備料時長。在大數據與自動化裝備的助力下,智能供應鏈實體場景與數據信息高度融合,人、機、系統交互過程更加透明高效。電力搶修人員完成現場勘查后,通過手機客戶端遠程申請搶修物料,指令智慧倉儲自動備料出庫,最后掃碼驗証完成領料,可節省約70%的物料獲取時間,搶修速度提升40%。

  智能倉儲和高效物流不僅提升了分揀速度,更帶來了人力資源的提質增效。在嘉興桐鄉電力園區裡,AGV機器人正在有序地進行貨物搬運工作,智慧倉儲負責人項勁堯介紹:“通過移動終端遠程控制,就可以輕鬆地將一台變壓器從倉庫內分揀至出庫暫存區,完成提前備貨工作。原先需要4至5人一起作業,現在隻需要1名工作人員在后台操控。”

  故障處理依托“智慧平台”

  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為了帶給小微企業最精准的政策扶持,國網浙江電力深度利用電力大數據,在“網上國網”開發上線了全國首個“轉供電費碼”應用,通過比對用戶輸入的電價信息,確定電費減免是否落實到位、轉供電加價幅度是否合理,同時為政府主管部門及時掌握轉供電終端用戶電價執行情況提供數據支撐。

  基層電力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中,“現場”是一個廣泛而不確定的工作場所,單純依靠傳統的點對點聯系,往往難以用最快的速度確認“現場”,更難以迅速制訂出最優的搶修方案。在嘉興桐鄉,電力大數據應用“有電麼”全景智慧用電服務平台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方案。通過“有電麼”中實時的異常查詢、進度跟蹤、設備導航等信息的打包輸出,既能讓用戶隨時隨地獲知區域供電情況,更能讓電力工作人員快速確認現場和完成故障處置。用“點對面”的信息發布方式替代原來的“點對點”方式,大大縮短了搶修時間,提高了搶修精度。“‘有電麼’的應用,讓沉睡的電力大數據發揮出了最大價值,簡化了工作方式,對提升設備運維水平大有好處。”高橋供電所工作人員李秋平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1日 08 版)

(責編:趙超、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