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化危為機 以更有效措施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申佳平)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工業生產同比下滑。這一現象是否會延續?全年工業經濟運行走勢又會如何?今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對相關問題做出了回應。
工業經濟朝著積極方面發展
從一季度工業經濟情況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前兩個月同比大幅下降13.5%﹔工業產能利用率僅為67.3%,同比回落8.6個百分點﹔1-2月份企業虧損面達到36.4%。
黃利斌表示,“要客觀分析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的沖擊和影響,准確研判經濟運行走勢,為宏觀調控奠定良好基礎。”
他指出,伴隨全國分區分級協同復工復產不斷推進,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降幅收窄至1.1%,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比2月份回升16.3個百分點。快報顯示,4月上中旬,發用電量增幅已由負轉正,工業經濟運行朝著積極方面發展。
他同時表示,當前全球疫情呈現快速擴散蔓延態勢,受此影響,3月中旬以來外貿退單以及棄貨拒收現象增多,訂單問題顯現,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加大,工業經濟運行仍面臨較大挑戰。
“立足我國產業、市場和制度優勢,正確把握經濟運行積極變化,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總體上看,疫情的沖擊和影響是階段性的、總體可控的,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黃利斌說。
一季度在疫情的嚴重沖擊影響下,我國供需兩端乏力,內外循環不暢,經濟運行受阻。消費拉動疲軟,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下降12.5%(扣除價格因素),汽車住房等傳統大宗商品消費大幅下滑。投資啟動受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1%,其中制造業投資下降25.2%。外需急劇萎縮,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10.3%。三大需求同步放緩,拉動一季度工業生產下滑。
黃利斌強調,應當看到,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和經濟社會正常秩序加快恢復,市場需求出現積極變化。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下降8.8%和15.8%,降幅比前兩個月分別收窄15.7個和4.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比前兩個月收窄12.4個百分點。
“這些變化彰顯我國經濟的巨大韌性。隨著中央擴大內需一系列政策安排的落實,有利因素會進一步集聚,市場預期和信心會進一步增強,將為實現制造業全面復產達產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黃利斌指出。
補短板慮長遠 發力復工復產達產
黃利斌表示,要客觀辯証地看待疫情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化危為機,鞏固和拓展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當前,全球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還在進一步發展演變,對我的負面影響還在進一步深化,我們要深刻認識其廣泛性、持續性和復雜性,以更有效的措施把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他指出,要搶抓時間窗口,化被動為主動,補齊短板弱項,暢通經濟循環,推動轉型升級。要積極發揮我完整產業體系的優勢,著力打通在國際供應鏈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主動承接境外生產訂單轉移,彌補全球供給缺口。針對疫情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項”問題,要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進程,持續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維護我供應鏈安全。在疫情防控中,遠程會診、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網絡購物等新的產業形態方興未艾,要繼續加大支持和引導,不斷增強新經濟新動能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同時,還應當牢牢守住底線,保持戰略定力,充分應對疫情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影響,防止短期沖擊演變為趨勢性變化,以自身穩定的基本面應對外部挑戰的不確定性。
為全面推進制造業復工復產達產,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工業經濟平穩有序發展,工信部主要從四個方面發力:一是千方百計為制造業復工復產達產創造有利條件,努力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為經濟恢復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補短板、強弱項,著力培育新動能,努力以高質量的供給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不斷推進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是持續抓好各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努力對沖疫情的不利影響,精准有序紓解中小微企業困難,穩住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四是深化市場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擴大高水平開放,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更有效激發市場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