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互聯網+醫療”  居家隔離也能看醫生

本報記者   劉少華
2020年04月07日08: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2月17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遠程醫學中心利用“互聯網+醫療健康”平台,對湖北省襄陽市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新冠肺炎病例進行遠程會診。
  新華社記者 王 鵬攝

  3月17日,中國醫生在杭州通過微醫全球抗疫平台為海外同胞提供免費在線咨詢服務,指導如何進行科學防護。
  龍 巍攝(人民視覺)

  3月24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人民醫院呼吸科楊秀智醫生通過錄制視頻等形式,講解肺結核預防方法,提高市民對結核病危害的認識。
  劉春輝攝(人民視覺)

  “新冠肺炎到底怎麼治療?得了新冠肺炎,怎樣才可以出院?”伴隨著這些問題,武漢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汪濤,與網友在線交流起來。

  這一幕,發生在“好大夫在線”APP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好大夫在線”與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強國”APP聯手,邀請了21萬名醫生進行免費義診活動。並提示用戶,“如果不是危急重症,不要盲目去醫院,先在網上問醫生”。

  事實上,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開始的遠程診療服務。但在疫情防控期間,因為居家隔離、醫院大幅減少接診量等原因,這一服務需求量大幅上升。甚至,遠程診療已經走出國門,開始面向全球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

  在前不久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幾次提到“互聯網+醫療”,對這種新服務模式給予肯定。

  線上也能看好病

  據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好大夫在線的問診量每天在20萬單左右,增長了10倍之多。每天接診20萬患者,這對任何一家醫院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互聯網醫院可以調動全國的醫生資源。從1月22日到2月25日,一個月時間,好大夫線上總問診量超過426萬,其中和肺炎相關的咨詢佔到了20%,平均每天有2萬多名醫生在線問診。

  這絕非孤例。疫情初期,微醫互聯網總醫院於1月23日緊急上線“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台”,提供在線義診、心理咨詢、便民門診、中醫藥咨詢及遠程會診等服務。截至3月13日10時,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台訪問量超過1.25億次,48581名醫生在線接診,累計提供醫療咨詢服務161.2萬人次。除此之外,微醫互聯網總醫院還為武漢開通了一條特別的空中救援通道。10余天時間,為當地5萬多人提供了在線復診、醫保開藥、送藥到家等全流程服務。

  事實上,疫情防控期間,阿裡健康、春雨、企鵝醫生、平安好醫生等10余家互聯網醫療平台的問診量都大幅增長。這背后,離不開一系列政策支持。

  2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下發《關於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月6日,國家衛健委下發《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的通知》﹔2月26日,國家衛健委印發《關於開展線上服務進一步加強湖北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遠程醫療服務、推進人工智能服務等方式拓展線上服務空間,緩解線下診療壓力,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同日,武漢市醫療保障局為微醫互聯網總醫院武漢專區開通醫保支付﹔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常見病、慢性病患者在互聯網醫療機構復診可依規進行醫保報銷。

  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191家公立醫療機構及近100家企業互聯網醫院針對疫情提供在線義診,緩解線下醫院壓力。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正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在線診療”“數字健康”方面的應用,加大5G等基礎設施在醫療系統的布局,推動醫院信息化、醫療設備智能化、在線平台便捷化。

  在疫情防控當中,這樣的平台發揮了重要作用。

  1月20日,丁香園成立了“疫情應急小組”,並決定立即開發疫情地圖。1月21日凌晨,標注清晰、一目了然的“丁香園”疫情地圖上線。最初,這份疫情地圖隻有地圖模塊、全國數據統計、疾病常識等用戶最急需的幾個功能。后來它不斷被豐富,辟謠與防護、線上問診、實時播報、疾病知識、同乘查詢、在線問診、物資供應等功能陸續上線。

  1月26日上線以來,至3月25日,京東健康在線問診平台累計服務用戶超過600萬人次,日均問診量達12萬,高峰時期1小時之內就可接到問診需求近1萬人次。

  2月10日,針對湖北非新冠病人的用藥需求,京東上線湖北慢病用藥求助信息公益平台,在短短20天裡,就收到湖北地區超過1.7萬條慢病患者的斷藥求助信息,為絕大部分斷藥求助者進行了藥品信息的有效反饋。

  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這些線上產品發揮各自功能,為戰疫獻策,緩解壓力,也鼓勵隔離在家的人群積極應對疫情。

  從在線咨詢到“數字健康”

  從全力保障藥品和醫療防護用品等物資供應及流通,開展覆蓋全國各地、全部科室所有疾病種類的免費在線問診,到針對預防人群和慢病患者推出用藥指導和購藥服務,向政府部門、醫院、企業開放技術服務和免費在線問診平台……事實上,早在疫情發生前,“互聯網+醫療”就是一個熱門話題,也有了相對成熟的形式,才能在這次迅速發揮作用。

  “在線咨詢是‘數字健康’的第一步。”工信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德文說,通過人機高效的交互,可以幫助醫院減輕初診量的壓力,讓用戶做出合理的就醫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在現在這個階段,互聯網能夠做的就是充分發揮它在信息和技術這兩個方面的巨大優勢。首先是通過信息傳播知識,通過互聯網把專業的、科學的、專家有共識的信息變成老百姓能夠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能夠去傳播,這是互聯網非常擅長的事情。”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說。

  李天天認為,互聯網能很大程度上解決遠程醫療資源缺失的問題,但互聯網醫療還處於早期階段。“現在我們很多醫療機構在通過互聯網將自己的服務能力延伸下去,通過醫聯體、醫共體,或者是跟遠程的鄉鎮醫院共建科室、共享專家資源,定點幫扶這些地區,讓他們在當地就可以解決一些常見病、多發病。”

  事實上,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便印發《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就促進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發展作出部署。其中明確提出了促進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創新“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優化“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完善“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結算服務,加強“互聯網+”醫學教育和科普服務,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服務等。

  隨后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便組織制定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對相關事項進行了規范。正是在規范的基礎上,這兩年,“互聯網+醫療”在中國蓬勃發展。

  未來如何進一步發展?好大夫在線CEO王航認為,這取決於行業參與者能否持續給老百姓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作為一個新興服務,在線問診的服務標准目前還不清晰,平台方需要不斷優化問診流程、培訓醫生熟練使用在線問診工具、監控並干預線上醫療服務質量。

  走向海外造福世界

  “我非常擔心我所在的城市……”萬裡之外,意大利薩丁尼亞省薩薩裡市一位名叫盧卡·瓦爾卡西亞的全科醫生發來求助。

  這是北京時間3月16日凌晨2時40分,“微醫全球抗疫平台”上收到的。這位意大利醫生詳細講述了薩薩裡市面對的嚴峻形勢和醫療同仁對疫情防控的困惑,並發出援助請求。考慮到意大利疫情的嚴峻程度,微醫特邀請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趙雷擔任培訓專家。趙雷自疫情暴發之初便奮戰在抗疫一線,擁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

  北京時間3月18日20時,通過遠程視頻系統,趙雷為意大利醫生展開遠程教學,指導意大利醫務同仁如何做好感染防控,分享一線診療技術、中國臨床救治經驗等疫情防控知識。盧卡· 瓦爾卡西亞和來自意大利各醫院急診、內科和全科等學科的同仁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趙雷的講解。培訓過程中,趙雷詳細回答了意大利同仁提出的7個疫情防控問題。

  “趙醫生和微醫帶給我和我的同事的這些信息,對我們來說都是‘純金’。”盧卡· 瓦爾卡西亞在培訓結束后說。

  事實上,走向海外,成為疫情防控期間,遠程診療平台不約而同的選項。

  這其中,主要是服務海外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由於當地的語言和臨時措施,許多華僑華人和留學生面臨著一些困難,令他們在國內的親人擔憂。

  3月8日,阿裡健康宣布為華僑華人開設一個免費在線醫療咨詢區。很快,成千上萬的華僑華人登錄該平台,在網上咨詢醫療意見,對於幫助華僑華人及時了解醫療信息,掌握防疫常識,做好自我保護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3月14日,微醫聯合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同步上線微醫全球抗疫平台中英文版,首期動員了來自全國的6129名專家參與國際救援向旅居海外的同胞和國際友人推出新冠肺炎實時救助服務。

  3月17日,京東“全球免費健康咨詢平台”上線。截至3月26日,該平台已收到近10萬條海外問診咨詢,訪問用戶超過500萬人次。由於京東健康在3月21日將系統升級為中英文系統,因此海外問診中還包括了5200多條英文咨詢。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3月18日那場直播,趙雷醫生不僅幫助了意大利和中國同行,還有來自荷蘭、印度等9個國家的用戶收看了這場直播。

  事實上,中國專家正利用互聯網,幫助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為了與海外專家分享抗疫經驗,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醫生建立了一個全球醫療專家抗疫情企業微信群,基於企業微信的群管理+直播做全球的抗疫醫生交流,目前已有十幾個國家的專家加入。

(責編:趙超、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