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新基建釋放“數字紅利”

王  堅
2020年03月16日08: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不同,包括工業互聯網在內的“新基建”突破了“鐵公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模式,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特征,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促進數據要素參與價值創造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201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數字中國。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首次提出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數字紅利”大規模釋放時代。

  促進數據要素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目前,實體經濟之所以利潤薄、效率低,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制造業傳統生產要素供應增長受限導致了成本居高不下。通過加大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的力度,聚焦工業互聯網數據標識解析、數據資源管理、數據可信交易、數據安全防護等技術能力提升,可有效促進跨行業、跨地域、跨時空的數據資源匯聚,從而加速工業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全流程的智能化轉型,進一步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實現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的開放融通發展,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促進數據要素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是推動產業價值鏈向高端延伸的強大動力。中國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需進一步深化,低端產能過剩與高端產品供給不足並存的問題亟待解決。構建數據作為重要權屬要素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的流通體系,聚焦數據權屬價值判斷和數據交易監管,推動建立數據確權法律法規、數據交易規則、政府監管機制,促進數據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通過跨設備、跨系統、跨企業、跨區域、跨產業的全面互聯互通,實現工業生產的資源優化、協同制造和服務延伸,催生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業態。從而推動工業生產、制造、服務體系的要素升級、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拓展,構筑面向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國際競爭新優勢。

  當前,中國正在推進以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數據中心建設,匯聚整合工業互聯網大數據資源,有效提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資源的管理、服務和安全水平,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數據驅動的政府治理能力和數據賦能實體經濟的能力。筆者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堅持開放發展理念,一方面,加強頂層設計和數據流通規劃,構建國內數據開放共享機制﹔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水平,共建合作共贏發展模式。此外,還要從以下三個維度深掘工業互聯網數據價值。

  一是立法監管,要加強數據法律制度研究,營造數據交易良好環境。依托《網絡安全法》,加快出台《數據安全法》,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數據權屬確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為數據交易建立制度性根基。加強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機制研究,兼顧效率與公平,推動建立以最優化社會為目標的要素分配方式,實現政府、企業、個人三方的激勵相容。確立完善的數據交易監管制度,制定有效的監管措施,執行嚴格的准入條件,保障數據交易合法合規。構建數據安全防護機制,明確相關主體的數據安全保護責任和具體要求,形成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體系。

  二是技術創新,要加強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確保數據價值有效釋放。聚焦核心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平台軟件和重點領域、重點業務環節應用軟件,突破工業機理模型建模技術、數據價值挖掘技術、數據標識解析技術等高新工業軟件核心技術。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在工業互聯網數據確權、確責和交易中的應用,推動數據資產的有序流通、可信交易、合法變現。加強工業互聯網數據接入安全、平台安全、數據應用安全技術研究,確保數據採集、傳輸、存儲、處理、應用等各環節的數據安全,為數據價值的有效釋放提供保障。

  三是融通應用,要開展數據應用試點示范,加速應用模式迭代創新。鼓勵有基礎、有需求、有動力的企業深度開展數據應用試點,打造一批基於人工智能、區塊鏈的數據應用案例和業務解決方案,培育和構建數據創新和價值挖掘的應用生態體系,加強試點示范引領。逐步打破試點各自邊界,建立企業、個人、服務互聯互通的融通發展方式,加強涵蓋大數據技術、應用、資本、人才等要素的數據應用創新生態體系建設。舉辦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創新大賽,發掘專業技術人才,構建數據創新及產業化應用平台,促進賽事成果轉化和政產學研等結合。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責編:易瀟、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