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中國加快“新基建”進度

本報記者 陳振凱
2020年03月11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日,“新型基礎設施”成為熱詞。

  最新的重磅信息是: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信號十分明確:中國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那麼,何為“新型基礎設施”,它有多受關注?部委有何政策,各地如何打算?企業如何行動,政企如何合作?

  何為“新基建”,緣何受到關注?

  基礎設施,有“傳統”與“新型”之分。

  傳統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橋梁等。這一領域,中國相對完善,但仍存短板。

  新型基礎設施,一般認為包括 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這一領域,中國有較大發展空間。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緣何受到關注?

  據本報梳理,從2月3日到3月4日,30天時間內,僅中央層面就至少5次部署與“新基建”相關的任務。平均不到一周,就談一次。

  除開頭提到的會議外,還包括:

  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積極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帶動5G手機等終端消費,推動增加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網絡教育、網絡娛樂等方面消費。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強調: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加大試劑、藥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

  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新基建”受關注,並非始於今年。

  官方表述“新基建”概念,源於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談及2019年工作任務時,會議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3個月后的2019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和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規模部署,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應用”。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一表述背后,意味著政策支持。2020年1月3日,開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出台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制造”。顯而易見,對“新基建”的“投資支持政策”,箭在弦上。

  此后,不少省份政府工作報告把5G網絡建設等作為2020年投資重點。

  不難發現,推進“新基建”,是2019年以來的明確方向。今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等原因,“新基建”進度受到影響。隨著復工復產,加速推進成為必然。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產業發展研究部主任工程師左鎧瑞認為,這場疫情在延緩中國5G網絡建設和用戶發展的同時,也讓國人第一次大范圍感受到5G+多種新興技術所帶來的效率提升,5G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步伐有望加速。

  分析認為,加快“新基建”進度,對穩投資、穩增長,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部委有何政策,各地如何打算?

  加速“新基建”,部委在行動。

  近期,工信部多次表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制定和優化5G網絡建設計劃,加快5G基站建設力度。3月6日,工信部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研究部署加快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在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看來,5G是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它不僅在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時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巨大。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就推動智能汽車快速發展,中國將利用多種資金渠道,支持智能汽車基礎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等。到2025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

  近日,為加快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

  發力“新基建”,地方有打算。

  加快5G建設布局,是各地共識。如,河南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2020年要推進實現縣城以上城區5G全覆蓋,啟動全省5G規模化商用。甘肅省表示,2020年要基本實現地級市城區5G全覆蓋。重慶市提出,要實施5G融合應用行動計劃,2020年新建5G基站3萬個。

  “超前謀劃、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寫進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該省將加快建設“萬兆園區、千兆城區、百兆鄉村”光纖,互聯網出省帶寬達到1.4萬Gbps,5G基站達到1萬個,實現市級以上核心區域覆蓋5G網絡。

  “加快布局5G基站、物聯網、IPv6等新型基礎設施”,是河北省2020年努力方向之一。該省今年將推動數字河北建設,促進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應用及產業發展,還將“推進石家庄數字經濟產業園規劃建設,高質量辦好第二屆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

  3月6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到廣州市就“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進行專題調研。從成本方面,他強調,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強服務保障,進一步降低5G基站用電、租金成本。從示范應用推廣方面,他指出要加快在工業互聯網、政務服務、教育、醫療、農業等重點領域的5G融合應用,促進5G技術與產品快速落地。更有雄心的是,他希望推動5G技術攻關,加快5G全產業鏈發展,“打造世界級5G產業集聚區”。

  同日,上海市委常委會會議指出,加快培育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冷鏈物流等新型基礎設施,積極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

  3月7日,重慶兩江新區應用5G技術舉行“新基建·智能網聯”雲簽約專場活動,簽約項目總投資62.8億元。其中包括一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山西也傳來信息:新型基礎設施百度雲計算(陽泉)中心二期項目第一階段工程,預計年底竣工。

  除省份外,一些城市或城區也在考慮加速“新基建”。

  北京通州區2020年加快推進副中心“5G+政務服務”場景應用。近日,《杭州市5G通信設施布局規劃(2020-2022年)》獲杭州市政府批復。杭州希望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5G第一城、全國5G網絡建設的示范區”。

  企業如何行動,政企如何合作?

  企業是市場主體。加速“新基建”,它們如何行動?

  截至2月底,中國80%的5G網絡建設按計劃實施。近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披露5G網絡建設計劃。

  3月6日,中國移動啟動今年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採購。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中國移動5G基站數已經超過8萬個,5G套餐用戶數已達1000萬。今年“建設30萬個5G基站,5G網絡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目標不變。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表示力爭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47個地市、10萬個5G基站的共同建設任務。其中,中國聯通計劃2020年實現全國所有地市5G覆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超過3.5萬億元。

  工業互聯網發揮作用。江西聯通依托工業互聯網平台,上線“物資供需對接”服務,讓疫情防控部門、醫院、企事業單位及其他需求醫療物資部門能順利找到“賣方”,醫療物資供應能力的企業或個人最快速度找到“買方”,實現醫療物資的高效對接。

  “數字化”成為一種生產方式。

  中央企業主動將“數字化”“智能化”融入到生產、管理、營銷、產業協作等方面。2月26日,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凱盛科技與GPC集團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簽署了波蘭150兆瓦地面光伏電站總承包合同。

  從2月3日到3月4日,中儲糧集團公司線上銷售原糧,共組織159場競價銷售,成交中央儲備糧415.14萬噸。

  政府與企業合作,成為趨勢。

  3月6日,阿裡巴巴集團與杭州余杭區簽訂深化戰略合作協議,並宣布將在集團總部所在地余杭區加快推動一系列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28個省區市與阿裡雲合作建設數字防疫系統,健康碼在200多個城市上線,數字技術極大提升了防疫效率。在阿裡雲支撐下,1.8億學生在家上課、2億上班族在家辦公,保障了社會經濟正常運轉。

  阿裡雲參與鄭州數字化防疫體系的建設是全面投入新基建的縮影。目前整個鄭州數字化防疫系統已累計匯聚42大類、超過1600萬條與疫情防控相關的數據,形成了鄭州市疫情防控的全閉環數字化綜合平台。

  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阿裡雲將全力投入數字經濟新基建,將阿裡巴巴20年建設的技術能力帶給全社會,幫助政府和企業建設面向未來的新型基礎設施。”雲計算、數據智能、智聯網和移動協同技術等技術,在抗擊疫情期間發揮巨大作用。

  早在年初,上海“一網通辦”小程序“隨申辦”在支付寶、微信正式上線。上海人隻需在兩大互聯網平台搜索“隨申辦”,就可開具包括婚姻狀況、無犯罪記錄等在內的200多項証明。

  河北張家口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將加強與北京亦庄經濟技術開發區、秦淮數據、三大電信運營商、騰訊等重點機構、企業合作,開工一批數據中心。積極發展大數據征信和金融科技,促進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協同聯通。

  疫情改變認知。

  人們發現,非常時期,高效的物流運轉體系,已經和水電氣一樣成為了城市“基礎設施”。與上游供應商合作中,一些企業的數字化供應鏈基礎優勢得以發揮。

  抗擊疫情過程中,京東物流全國7大區域、10余萬名員工一起聯動,保証應急物資合理統籌、有序運輸、及時送達,全速運轉保障民生物資的及時送達,成為消費者的安心后援。

  武漢、長沙、貴陽、呼和浩特等地,京東智能配送站持續通過配送機器人,為周邊社區服務。

(責編:易瀟、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