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跌倒探測、生命體征監護、慢性病智能管理等產品服務紛紛涌現

科技助養老 服務更精准

  韓鑫
2020年02月21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借助新的信息技術手段,健康檢測監測、養老監護等新產品,慢性病智能綜合管理、遠程智慧醫養結合等新服務,正在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的水平和質量。但也應看到,養老產品和服務還需更加貼合老年人的需求,加強行業規范和標准體系建設,這樣才能得到更廣闊的發展。

  

  在北京順義石園北區的養老驛站,老人們隻需把雙手搭在一個圓形機器上,人體系統多項健康指標便可一覽無余﹔在西安蓮湖區,一座建在雲上的“虛擬養老院”已然落成,老人們在線上平台注冊,就能隨時享受呼叫救助、服務調度、居家照料等一鍵式服務。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健康養老不斷融合,尤其是2017年,工信部、民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傳統養老逐漸注入信息技術,養老市場新產品新服務不斷涌現,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突飛猛進,取得顯著發展成效。

  步入2020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發展狀況如何?進一步拓展智慧養老市場還面臨哪些問題,應如何破解?

  優勢

  產品日趨豐富

  服務不斷創新

  “小度小度,打開床邊燈帶。”話音剛落,暗影裡便現出光亮。

  去年,家住北京西城區大柵欄街道的房阿姨對居所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原來,起夜前老要在黑暗中摸手機,打開屏幕光再找開關開燈,年紀大了難免磕磕碰碰。現在隻要動動嘴就能點亮床沿燈,特別方便。”

  不只是可用語音控制的智能燈帶,在大柵欄街道,很多老年人正在通過智能音響預約營養餐食、享受養生資訊。“依托‘小度在家’等人工智能產品,社區養老需求與養老機構服務得以連接,老年群體能夠享受到適老化智能生活帶來的便捷與樂趣。”百度基金會副理事長周達說。

  這是我國智慧養老產業蓬勃發展、加速落地的縮影。自2015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智慧健康養老”概念以來,我國智慧養老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據統計測算,2019年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近3.2萬億元,近3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8%,預計到2020年產業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技術產品逐漸成熟,在養老領域的融合應用不斷加快。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產品種類日趨豐富,涌現了諸如健康檢測監測產品、養老監護產品、康復輔助產品等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另一方面,服務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出現了慢性病智能綜合管理服務、遠程智慧醫養結合服務、虛擬養老院服務等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事實上,新技術的引入正在從供需兩個方面深刻改變傳統養老市場。“從供給側來看,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提高養老服務的精准性和適用性,實現了養老服務供給的優化和提升。”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副主任邢偉說。

  以互聯網慢性病管理為例,通過在醫生與老年人之間建立廣泛連接,一方面拓展了醫生的服務能力,緩解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實時的信息交流,幫助醫生根據老年人實際情況調整疾病治療方案,從而提升服務質量。

  從需求角度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助於老年人生活數據的採集、分析及處理,深層次挖掘老年人養老需求,促進老年消費增長。”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有關負責人說。

  短板

  體系尚未建立

  行業仍待規范

  近年來,我國智慧養老市場得以不斷培育壯大,背后是老年消費者的使用認可。

  工信部有關調研結果顯示,總體來看老年人對於現有產品和服務的反饋較好。尤其是跌倒探測、急救拉繩、生命體征監護等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和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切實保障了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受到老年消費人群的普遍歡迎。

  與此同時,作為新興產業,智慧養老的有效供給能力還有待補強。

  一方面,產品缺乏細分,適老化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有關負責人指出,目前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品本身的適老化、人性化設計較為欠缺,高質量、智慧化的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尚未建立。

  “比如,一些可穿戴設備的體驗還不夠優化,同時對老年人群體的情感交流功能考量不足。”深耕智能語音養老服務多年,訊飛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新業務部業務總監高明介紹,目前市面上的人工智能養老產品多偏重於基礎功能,基於老年群體個性化需求的產品不夠。

  “適老”不僅要求產品更貼合需求,價格也要親民。“老年市場與其他消費市場具有明顯的差異。”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有關負責人說,在消費能力方面,多數老年人收入來源有限且單一,消費需求相對保守。在生理及心理方面,老年人相較於年輕人對新興技術產品接受度較低。

  另一方面,行業規范較為模糊,產品和服務的標准體系尚未建立。

  “我國智慧養老尚處於發展階段,沒有明確統一的概念定義,行業規范比較模糊,行業主體魚龍混雜。”在周達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地方管理部門和相應的養老機構對於智慧養老還保持一種觀望姿態。

  高明指出,目前各類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系統採用的接口標准各不相同,缺乏統一的規范,數據處理和共享利用困難,不同的產品與系統之間難以實現互聯互通。“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的規范化和標准化缺失,對傳統健康養老模式的信息化和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健康養老創新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前景

  提升精度溫度

  加快標准建設

  通過連續搜集分析老年人慢性病信息,提升養老服務的“精度”﹔借由仿真系統讓老年人感受更加貼心的服務,增強養老服務的“溫度”﹔以智能操作取代簡單重復勞動,緩解養老照護人員招不來留不住的難題……智慧健康養老,正助力破解傳統養老“堵點”“痛點”。

  “在技術不斷進步和人口老齡化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智慧健康養老順應時代需求,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必將成為未來解決養老問題和開拓養老市場的重點方向。”邢偉指出,作為新興業態,智慧健康養老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穩定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模式仍需不斷探索和創新。

  如何讓“智慧”與“養老”深度融合,釋放產業發展的乘數效應?

  首先要加大技術研發,完善市場供給,開發更多優質適老產品。“推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品的研發、升級和應用推廣,需要加強技術開發深度,尤其是開發適合老年人需求特點的產品和服務。”邢偉提出,可以通過建設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公共平台,提升產品和服務支撐保障能力。

  自《行動計劃》發布以來,近3年間,工信部等3部委先后組織了3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評選工作,共評選出示范企業117家、示范街道(鄉鎮)225個、示范基地52個,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下一步,將整合跨領域創新資源,開展智慧健康養老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適老化研究,提升協同創新能力和產業化能力。”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有關負責人說。

  同時,還需加快標准建設,優化市場環境,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近年來,工信部等3部門先后制定了健康管理腕式可穿戴設備、老人手環、健康養老服務平台等一批行業關鍵急需標准,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智慧養老這一新興產業。

  高明建議,下一步應繼續鼓勵各類主體參與制定本領域相關產品和服務的標准,推動制定行業標准和國家標准,以標准化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的便捷化和均等化。

  

  ■記者手記

  智慧養老的關鍵是適老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智慧養老打開巨大想象空間。

  憑借其大連接、廣覆蓋、強分析的技術特性,極大延展了養老服務的時間和空間,有效銜接起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醫養結合3個應用場景,讓養老隨時都在,隨處進行。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而發展智慧養老則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從當前實踐來看,推進“智慧+養老”向深度融合,重點要厘清“智慧”與“養老”的關系,關鍵在於一個“老”字,以老年人需求為出發點、以老年人體驗為落腳點,來創新技術、設計產品和優化服務,避免陷入“智慧不養老,養老不智慧”困境。

  智慧養老的關鍵是適老。隻有深度理解老年群體需求,將老年人滿不滿意視作開展、評價、檢驗產品服務的首要標准,瞄准老年人群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才能真正打造高質量的養老服務供給體系,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優質的養老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21日 14 版)

(責編:易瀟、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