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AI技術助力企業各展其能 智能機器人站上抗疫前線

本報記者  劉  峣
2020年02月13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問診、消毒、送餐、測溫……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眾多機器人“戰士”登上戰場,助力疫情預警和防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充分發揮優勢,拼速度、拼技術、拼產品,在短時間內投放各類機器人,站上抗疫一線,在疫情防控、疾病診斷、民生保障等諸多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1  導醫問診 守好求醫第一關  

“在哪兒挂號?”“發燒怎麼辦?”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門診大廳,一台半人多高的機器人正在認真工作。

這個“智能疫情防控機器人”由智能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研發推出。機器人由六麥克風陣列、多攝像頭模組、激光導航雷達等組成。除了可以回答就診者的基本問題、實現無人導診外,機器人還能夠幫助醫生對病人進行遠程診療,降低醫護人員與病患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連日來,具備導醫、接診等功能的機器人在多地上崗。在尋醫問診的“第一關”,智能機器人能夠幫助醫療機構處理前期問詢、預診等非緊急工作,從而讓醫護人員有更多時間投入疫情防控戰場。

除了在線下醫院出工出力,基於人工智能的在線機器人同樣在“扎堆”亮相。國內多家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充分利用5G等信息通信技術,聯動全國各地的醫生和專家開展線上咨詢、線上問診、健康科普、心理援助輔導等,為百姓在家就醫提供便利。

近日,京東數科推出疫情問診機器人,向用戶提供線上問診、防疫知識普及等服務。借助人工智能,機器人可學習與疫情相關的專業知識,對用戶提問進行基本的分析判斷,起到輔助醫療作用。目前問詢機器人已在近20家機構的微信公眾號或App中接入使用,在多個智慧社區應用中完成落地。

個性化咨詢、常見病情問診、疫情收集與監測……針對疫情防控需求,阿裡健康、百度靈醫等眾多互聯網平台提供疫情智能問答,北京、天津、浙江等地也積極搭建針對疫情的線上醫生咨詢平台,向公眾免費提供實時權威的在線咨詢服務。

2  病房消毒 省時省力無死角  

開啟身側的紫外線消毒燈,打開頭頂的消毒液噴霧——在武漢、上海等地的醫療機構,消毒機器人替代了人工消毒,成為疫情防控的利器。

此前,消毒機器人多用於重症監護病房、手術室等場景下的消毒。隨著疫情防控的需求增加,消毒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更加廣泛。在實際作業中,消毒機器人可以將過氧化氫設備與自身相結合,通過機器人內部裝置的消毒系統產生消毒氣體。

消毒機器人智能在何處?據了解,消毒機器人可以實現自主導航、自主移動,從而高效、精准地對室內進行無死角消毒防疫。同時,消毒機器人還可以模擬人類自由移動能力,代替消毒人員深入疫情嚴重區域,減少消毒人員感染和傳播的可能。

據了解,目前包括中國移動、鈦米、上海東富龍、靈至科技在內的多家企業和機構已將200多台消毒機器人送往疫情防控一線,助力疫情的預警和防治。

據鈦米機器人介紹,在具體使用過程中,當醫護人員讓消毒機器人到某一房間時,機器人會根據房間溫度、濕度等情況,使用相應的消毒方案。例如,如果房間內有人,消毒機器人會使用“次氯酸+等離子”方案消毒﹔如果沒有人,就可以使用“紫外+過氧化氫”方案消毒。

相比傳統的人工消毒或者固定式消毒設備,消毒機器人能夠邊移動邊消毒,消毒液容量大,工作時間長,可單次連續工作3小時以上。一個40平方米的病房,傳統的人工推車消毒約需要6個小時,而機器人的高水平消毒隻需要2個小時左右。

3  物資配送 自主高效降風險  

自己認路、高效送貨——日前,兩名物資配送機器人“平平”和“安安”在廣東省人民醫院上崗。無論是送藥、送餐還是協助回收被服和醫療垃圾等工作,“平平”“安安”都做得有模有樣,效率很高。

“平平”“安安”的送貨秘訣,在於其集成了無人駕駛技術,有非常強悍的記憶力,可以自主識別讀取地圖、自主識別讀取工作環境,建立信息庫,自主規劃路徑,從而完成物資的點對點配送。在輸送過程中,完全無需人員操作,減少了醫護人員進入隔離區的頻次,起到很好的隔離保護作用。

在杭州等地的隔離觀察區中,機器人同樣承擔了送餐的重任。工作人員隻要將餐食放在機器人的托盤上、輸入目的地,機器人就能自動追蹤房間號將餐飲送達。取餐人員直接取走餐品,無需觸碰機器人,避免交叉感染。回到送餐點后,機器人將進行消毒,隨后再開始下一輪的工作。除了三餐配送,送餐機器人還擔負為隔離病區人員配送藥品、水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等重任。

配送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據了解,在機器人上崗前,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樓層和房間的具體情況,為機器人規劃合理的路線、設定移動模式。在智能配送整體解決方案的支持下,配送機器人還可以通過控制中心的智能調度,實現自主開關門、自主搭乘電梯、自主避開障礙物、自主充電,同時還能實現對各個病區進行實時影像監控與互動。每台機器人相當於3個配送員的工作,極大降低臨床工作人員的安全風險。

4  紅外測溫 智能准確更保險  

正值復工復產高峰,各地公共交通人流增多。當前,為了不影響乘客通行,北京地鐵在大客流和樞紐接駁車站採用非配合式熱成像測溫儀進行測溫。

在北京市海澱區牡丹園地鐵站,由曠視科技研發的識別測溫系統正在運行當中。通過“人體識別+人像識別+紅外/可見光雙傳感”的思路,該方案可支持大於3米的非接觸遠距離測溫,識別誤差低於0.3℃,民眾無需摘下防護口罩,也無需排隊聚集。

體溫檢測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在人流較密集的場所,大規模體溫檢測容易造成人員滯留,存在人員聚集、交叉感染的隱患。為了在高密度人員流動場景中快速識別疑似患者,紅外測溫機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廣泛使用。

在北京地壇醫院大廳入口處,所有入院人員必須經過測溫機器人的“檢測”才能進入。機器人可同時給5—10人測量體溫,如果體溫超過37℃,測溫機器人就自動會報警,再由安保人員進行二次測溫。同時,機器人還具有雲端人臉識別以及金屬檢測功能,如果沒有佩戴口罩或是攜帶違禁物品,機器人都會立即發出警告,在測溫的同時為醫院安全加上雙保險。

據了解,目前百度、商湯科技、中電11所、海康威視、深思考、雲從科技等公司,均推出了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圖像識別等技術賦能的紅外熱像儀,大幅提高測溫效率和異常體溫者檢出的准確率,基本實現了公共場所無人值守的智能體溫檢測。

5  診斷治療 精准輔助效率高  

在新冠肺炎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機器人也有用武之地。

日前,美國華盛頓的一家醫療中心使用機器人治療了美國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療過程,醫生負責在病房隔離窗外操作機器人,通過攝像頭、麥克風和聽診器等設備對患者進行檢測和治療。

近日,北京海澱醫院引入了“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輔診系統”,300幅胸片僅需10秒即可處理完成。系統可用於輔助診斷、量化評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大幅提高了診斷效率。

這套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輔診系統是由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基於武漢同濟醫院的真實病例進行模型訓練,與同濟醫院醫生合作研發的。目前已在北京海澱醫院協助篩查分診、輔助診斷、量化評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達百余例。

“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輔診系統由快速篩查及提示功能、精准輔助診斷功能、全自動智能病情及療效評估功能三部分組成。”推想科技CEO陳寬介紹,該系統通過處理患者胸部CT影像,輔助醫生評估患者情況。對於疑似病例,系統會用紅字給出“疑似肺炎”提示,醫生可進一步診斷,及時決定是否採取隔離或治療措施。

海澱醫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輔診系統提供了精准便捷的參考依據,能夠迅速給出診斷意見,緩解了在精神和體力上的巨大壓力,提高了醫生的診斷信心。

(責編:易瀟、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