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音頻社區荔枝赴美上市 “耳朵經濟”寒冬逆襲

王小偉
2020年01月19日08:12 | 來源:証券時報網
小字號
原標題:音頻社區荔枝赴美上市 “耳朵經濟”寒冬逆襲

  中國最大的UGC(即用戶生產內容)音頻社區荔枝赴美上市,在對接資本市場速度方面,實現了對喜馬拉雅等頭部平台的領先。

  這固然可以視為UGC模式的階段性勝利,但更証明以往“眼球經濟”主導的移動互聯生態圈內,“耳朵經濟”作為新興的崛起力量,利用“聲音基因”天然的陪伴屬性,正在開啟在移動互聯場景下的攻城略地。

  荔枝成為“耳朵經濟”代言人的背后,也折射出移動互聯玩家融資生態的變遷。繼2018年初荔枝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D輪融資后,便開始遭遇融資寒冬。“補血缺位”的兩年靜默期內,荔枝如何在缺錢與燒錢之間平衡?在互聯網產業從泡沫期向寒冬期的演變中,企業又該如何實現“自暖”呢?

  “耳朵經濟”的逆襲

  伴隨著IT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崛起,“眼球經濟”一直在互聯網時代居於主導地位。隨著移動互聯和萬物互聯的生態迭代,以荔枝、喜馬拉雅、蜻蜓為代表,利用聲音基因天然的陪伴屬性,“耳朵經濟”在移動場景開始彰顯明顯優勢。

  盡管電視普及,但乘用車中卻日趨流行交通廣播﹔刷小視頻、看大片容易失眠,催眠音樂則可以安然入夢﹔屏幕容易導致視力下降,但音頻則幫助人們隨時獲取有效資訊……這些成為音頻產品彰顯生命力的土壤。荔枝CEO賴奕龍接受証券時報記者採訪時,拆解了眼球與耳朵迥異的經濟場景特性:“視頻的特質是強烈的感官刺激、娛樂,不需過多思考﹔聲音則更細膩,更綿長,有更強的內心連接和情感表達。文字、圖片和視頻,通常要求用戶必須全神貫注接收信息﹔而在通勤、跑步、睡前等場景中,音頻的需求顯然超過了圖文視頻。”正是這些特性的護航,耳朵經濟正快速崛起。

  “耳朵經濟”波濤漸起,帶動了微觀企業的浪花翻騰。在2019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中,除了阿裡巴巴、騰訊、百度、美團點評等互聯網巨頭,荔枝首度上榜,成為一起帶領移動互聯生態向前迭代的重要力量。在移動互聯網紅利見頂的大背景下,在線音頻被視為為數不多的仍存在巨大增長滲透空間的賽道。最新數據顯示,音樂、游戲、在線視頻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滲透率已分別達到89%、82%、74%,而在線音頻市場的滲透率僅為45.5%。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用戶規模達4.25億。與美國在線音頻大量普及,在線音頻用戶超過總人口一半的普及率對比,中國在線音頻的滲透率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兩種模式之爭

  對於“耳朵經濟”的逆襲,本次赴美上市的荔枝平台可以視為一面折射鏡。賴奕龍對記者表示,“當互聯網巨頭們一股腦涌入了短視頻、圖文資訊市場的紅海中,荔枝在音頻的藍海中,或許更有機會探索‘耳朵經濟’的未來。”

  梳理來看,目前暢游於“耳朵經濟”的頭部企業,大體包括兩種模式:一種是以荔枝為代表的UGC(用戶產生內容)模式,另一種是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PGC(專業機構產生內容)模式。兩種模式的明顯分化始於2016年,這一年,喜馬拉雅、蜻蜓FM轉向PGC,趕潮知識付費的興起﹔而以播客形式開始的荔枝堅持了UGC路線,業務也逐漸從播客拓展到語音直播等內容。

  不同玩家雖然在模式方面分道而走,但是在融資和對接資本市場方面卻同向而行。除了荔枝上市的落地,喜馬拉雅也曾被爆出IPO融資計劃,謀求上市的時間窗口或鎖定在2020年。蜻蜓FM也多次對外釋放出上市意圖,這意味著一場以聲音為主體的上市競賽的正式開打。從荔枝先於其他頭部平台成功搶灘資本市場來看,UGC音頻社區無疑成為在線音頻行業的領跑者。

  UGC音頻社區在對接資本市場方面的領跑力來自何方呢?賴奕龍對証券時報記者說,荔枝一直在堅持做的一件事情:幫助人們展現自己的聲音才華,因此公司自帶UGC基因。而PGC模式面向名人、知識大咖的屬性,天然與荔枝的UGC基因和使命相背離。UGC模式之下,一方面保証了內容形式更加多樣化,種類豐富且不斷裂變,從而便於平台積累大量的用戶和原創內容,形成音頻社區﹔另一方面也利於集結95后、00后等熱衷自我表達、希望尋求共鳴、渴求交友互動的年輕群體。

  不過,UGC模式也天然存在短板。目前荔枝淨收入主要來自於虛擬禮品銷售,用戶可以將這些虛擬禮品送給自己喜歡的主播,導致公司營收方式較為單一。荔枝的應對之策是探索新的營收方式。以2019年為例,荔枝先后探索與手游合作讓主播參與配音、角色扮演,與百度合作拓展渠道,嘗試進行多種商業化探索。

  對於音頻領域來說,未來的盈利空間更多會來源於互動、社交、內容付費。“近來,荔枝開始探索多樣化的商業模式,如直播社交、付費內容、粉絲會員、游戲聯運、IoT場景拓展等,嘗試在良性的社區生態裡衍生更多的商業化空間。未來會繼續深耕UGC社區,同時拓展更多樣的盈利模式。”賴奕龍說。

  按照計劃,荔枝此次IPO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AI技術研發、國內外社區拓展和IoT生態布局。“荔枝率先在音頻行業內摒棄了編輯推薦,全部採用AI算法來進行內容推薦,大幅降低了音頻的創作門檻,實現人人都是播客。同時,以智能音箱為代表的智能硬件開始進入人們的各個場景,除海量音頻內容的上傳和分發之外,更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音頻雙向互動模式,進入‘硬件+內容+實時互動’的音頻全場景時代。” 賴奕龍對記者所詳釋的未來發力點,表明公司在UGC的道路上,尚未見到“拐彎”跡象。

  何以融資過冬

  荔枝上市,不僅反映出“耳朵經濟”的涌動,而且折射出互聯網企業對融資寒冬的應對。

  與其他互聯網平台一樣,在本次IPO之前,荔枝曾進行多輪融資,並非每次都順利成行。2018年1月,荔枝FM宣布改名為“荔枝”,同時宣布獲得來自蘭馨亞洲和EMC的5000萬美元D輪融資。在此之后,這家公司再也沒有獲得任何投資,但為了市場競爭,荔枝也在互聯網企業一貫的 “燒錢模式”之路上前行,如何處理缺錢與燒錢的矛盾問題,考驗公司管理層的智慧。

  “荔枝D輪融資拿得很不容易。” 賴奕龍回憶說,時值2016年,因為找不到商業模式,情緒也非常低落,半年見了 20 多位投資人,融資還是沒個著落,最后把目光投向了經緯中國張穎。作為老投資方的張穎,並沒有答應新的融資要求,而是回了一句,“要錢沒有,其他事都好說。”對於當時資金略顯緊張的荔枝來說,沒有錢,什麼事兒也不好說。 賴奕龍表示,“可喜的是,雖然張穎沒給錢,卻給了公司一個融資秘訣——自強則萬強。”

  賴奕龍決定暫時放棄談融資,回頭關起門繼續打磨產品,並在當年10月率先推出語音直播功能,帶領團隊將荔枝打造成國內最大的UGC音頻社區,讓荔枝成為在線音頻行業的第一股。同時,在2019年國家工信部評選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中,荔枝也是音頻領域唯一入選的企業。“在泡沫期,低調務實的自強精神,或許並不會取巧,也不會被注意到,但在寒冬期,這樣的特質恰恰顯現出它的力量來,它能幫助企業和團隊渡過艱難時刻,迎難而上成為最終的勝出者。” 賴奕龍表示,“荔枝的上市,對於眾多創業者來說,尤其是處於艱難時刻的人,無疑是一種正向激勵。”

  公司層面的“自強則萬強”也在團隊文化中得到貫徹。“自強自立,無懼寒冬”是荔枝團隊信奉的教條。根據招股書梳理,目前荔枝的核心創始團隊,多是跟隨賴奕龍十幾年共同奮斗和成長的,他們中有打造出荔枝經典錄音功能的產品經理,也有“代碼從無BUG”的技術大拿,有具有魔音變聲、AI語音識別的音頻研發工程師,還有從“食堂大媽”做起,並最終成為管理荔枝后勤團隊,負責每天幾百人用餐的“王姐”……“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耐得住寂寞,下得了功夫,時刻在精進和成長。”賴奕龍對証券時報記者表示,“我堅信:團隊都是剩出來的,隻有堅持到最后者,隻有不斷自我進化、不斷進步的創業團隊,才能真正立足長遠,贏得未來。”

(責編:趙超、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