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警惕網絡謠言的“新馬甲”

王法治
2019年12月02日08: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如今,網絡謠言真是防不勝防。當一些人還沒從家庭微信群“綠豆湯包治百病”等“養生”帖中走出來,各式各樣的網絡謠言又穿了一身視頻的“新馬甲”頻頻刷屏。

  近日,中央網信辦等發布的《2019年網絡謠言特征觀察與趨勢研判》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謠言高發領域集中在“三大樣”:醫療健康、食品安全、社會科學,呈現出視覺化傳播的新趨勢。

  說實話,在互聯網信息碎片化的趨勢下,網絡謠言把圖片、短視頻、信息圖表甚至動態表情包作為傳播的載體一點也不稀奇。但問題在於,可視化的傳播形式很容易戳中一些人“眼見為實”的軟肋,殊不知,這些所謂的“真相”已經是經過剪裁、拼湊甚至深度偽造的片段。模糊的發布源頭、高效的傳播速度、較低的制作門檻、直抵人心的感官刺激,讓視頻成為網絡謠言泛濫的重災區。

  其實,破解網絡謠言的“新馬甲”也不難,隻要每個人在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短視頻時多問幾個為什麼,培養一些基本的媒介素養,生活中大部分謠言都會不攻自破。比如,看到一段未知來源的事故現場或社會沖突視頻,別忙著轉發到朋友圈或微信群,不妨先搞清楚視頻拍攝的時間、地點、人物關系﹔有沒有其他權威媒體跟進報道,能不能找到現場的當事人、目擊者等等。同樣的道理,在網民們多方查証的“圍攻”下,一些有關醫療健康、食品安全、社會科學的視頻謠言,也不會有流通的余地。

  當然,鏟除視頻謠言滋生的土壤也不能全靠網民自發集結的隊伍。隻有從源頭進行綜合治理,才能從根本上阻斷謠言的傳播路徑。一方面,各類視頻平台要肩負起主體責任。無論抖音、快手、秒拍,還是微博、微信、微視,平台可以通過技術升級、完善用戶實名制等手段,做好“把關人”﹔另一方面,主流媒體也要持續增強自身的傳播能力。針對一些網民迷信黑科技、滿足虛榮和販賣焦慮的典型網絡心態進行有效疏導,用科學精神武裝人民,增強抵御謠言侵蝕的免疫力。

  打擊網絡謠言必將是一項因時而變的長期工作。網絡謠言有了新變種,理應綜合使用各種手段,進一步增強警惕意識,提升謠言打擊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監管也不能缺位。在適當的情況下,為應對新出現的情況,制定一些可操作的監管細則,既為平台方、運營者提供明確的參考依據,也是構建風清氣正的互聯網空間的應有之義。

(責編:趙爽、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