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讓5G商業飛輪轉起來

劉 艷
2019年11月19日08:32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5G商業飛輪轉起來

被稱為數字經濟三個技術底座的5G、雲計算、AI(人工智能),彼此作用、相互支撐,為數字化轉型帶來廣闊的想象空間,而5G就是底座中的底座。

華為中國區運營商業務部副總裁楊濤說:“一切行業都會因數字化而改變。在技術與需求的雙輪驅動下,5G將開辟一個萬物智能連接的新時代,為經濟社會變革、傳統產業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5G需要跨界創新

醫療專家不必奔波在路上,患者可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4G時代醫療援助的理想和現實間的差距正在被5G抹平。不僅遠程醫療、無人駕駛、VR、智能城市,眾多垂直應用從翹首以待開始逐漸借力5G。

今年3月16日,利用華為聯合中國移動搭建的5G網絡環境,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凌志培在海南三亞為北京的一位帕金森患者實施了腦部起搏器植入手術,醫患間直線距離近3000公裡。

凌志培要遠程在6毫米的空間內為電極找到最精准的植入點,這個要求如同打靶要打在10環上。4G條件下,醫生每點擊一次向上或向下的按鈕,傳到北京有近300毫秒的時延,5G將時延降低到了30毫秒。

楊濤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到來,養老和醫療問題格外引人關注,5G技術在醫療上的種種嘗試讓我們看到有限的、優質的資源普惠萬眾的前景,但5G對醫療的賦能遠不止如此。”

楊濤在慕尼黑的醫院看到,手術台被“七國八制”的產品包圍,並且還在靠有線集成。這樣的場景讓楊濤頗為感慨:“產業鏈條間還互相缺乏認知。”而手術室指甲蓋般大小的紗布也給楊濤很大觸動:“手術室往多了說也就上千件物品,5G能夠支持非常大的連接,物聯網的芯片、元器件已做得很小,用技術手段防止醫用器件遺落在病人體內不是不可能。”

“為尋找數字化轉型之路,全世界都在拼力賽跑。11月20日,你將會在北京召開的‘世界5G大會’上看到由5G引領而構建的萬物互聯智能世界的種種場景。”楊濤說,“但5G的應用和賦能無法憑空想象。我們雖然對技術敏感,但對行業理解的深度不夠,數字化轉型需要行業+產業共同挖掘應用需求,共同討論制定行業標准,理順流程規則。5G需要跨界創新。”

5G須以科學的發展觀去對待

行駛在高架上的道橋巡檢車通過高清攝像頭、無人機實時監測路面,利用5G切片技術及部署於雲上的AI分析,迅速識別路面沉陷、積水、坑槽、裂縫、破損、網裂等道路病害,生成道橋病害事件發至道橋監管服務中心,維修派遣隨即啟動。

7月19日,華為聯合運營商和合作伙伴發布全國首個“5G+雲+AI”智慧監控商用項目,簽下全國5G商用項目第一單。社會治理模式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注重社會協同轉變。

楊濤說:“5G網絡像共享經濟一樣,很多行業使用才能發揮其價值,才能將成本分攤得更低。如今,5G+雲+AI已有很多非常有商業價值的場景,未來,5G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結合,還可以在垃圾分類、環衛設施、井蓋監管等智慧城市管理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千行百業的需求太多了,不可能指望一天做的事解決一百行的問題,市場需求不斷驅動技術向前,當需求超過了供給,新技術自然會跟上來。”楊濤強調,“就像一個人不能預知所有的事情,將5G的所有應用和技術都提前構想好,不符合科學發展觀。”

如楊濤所說,5G的潛力還遠未挖掘出來,很多行業的應用需求還待理清,那麼,該怎樣對待5G才是科學的態度?

楊濤說:“消費者市場是5G起步的基礎點,希望這一塊能迅速帶動5G飛輪轉起來。5G行業市場的商業模式相對復雜,我們一直在思考和尋找5G在行業市場的價值承載點,同以往一樣,我們繼續和電信運營商共同探索種種可能。”

(責編:易瀟、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