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拒絕花樣百出 “雙十一”促銷更需實在些

趙爽
2019年11月15日15:25 | 來源:人民網-IT頻道
小字號

“購買11元券可以當111元花?”“1000塊的商品,滿500減40和八折券哪個更便宜?”“買個電腦是用滿減卷還是交定金劃算?”……消費者們剛剛經歷了一場具有“儀式感”的 “雙十一”。

“一頓操作猛如虎,分到紅包兩毛五。”消費者真的劃算了嗎?網購達人小李給筆者仔細算了一筆賬:某款商品平時售價300元左右,“雙11”之前售價變為459元,雖然可以使用優惠券再加打折以及購物津貼等方式,但是最后到手價約為320元。在經歷繁多送券折扣滿減后,只是比平時少了20 元,且明顯是先漲價再打折。

值得注意的是,小李從加入購物車到打折促銷足足等待11天之久,最后還要熬夜到凌晨去搶單,購物體驗感很差,感覺套路滿滿。

近段時間以來,網友紛紛吐槽“雙十一”搞預購炒作、先升后降、各種搶券、換算麻煩等現象,還有平台發起“蓋樓大挑戰”,甚至還衍生了“賣樓”生意。以某電商平台推出的花樣促銷方式為例:每天主推一種玩法,如瓜分紅包、搶大牌神券、整點紅包雨、搶雙十一紅包與購物津貼通道,預售商品下定金最高減數百元等。

為何商家促銷玩法越來越多?據了解,這也是一種市場行為。類似預售、游戲、減免等各種促銷模式有助於商家拉長消費者的體驗時間,這樣可以增加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以及品牌的曝光時間。

但同時,也有消費者反映,一些網上購物平台、微信平台等通過免費使用、免費體驗等噱頭來誘導消費者下單購買,而賣家最終會以售罄等理由告知消費者無法發貨,從而造成定金無法退還等問題,這樣的行為不免為人詬病。

黑貓投訴平台顯示,有消費者在拼多多購買某品牌的小家電,結果到貨並不是此品牌商品,申請多次客服介入,仍無法聯系也不提供賣家信息,消費金額無法退還。

人與人交往貴在知心,消費持久生長貴在誠心。“少一點套路,多一點實惠”,才是商家回饋消費者最好的方式。商家不應該刻意在促銷的玩法上或是銷售數據上“下功夫”,而是應該更加注重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中,商家依然要靠質量來打造品質的提升,這才是獲得消費者信賴的長久之計。

電商平台則需要承擔好管理責任,不斷升級網絡監管服務,加大違規行為打擊力度,通過技術手段監控來預防涉嫌價格欺詐等行為。同時,電商平台還要加強對商家的價值引導工作,做好優化消費者體驗的頂層設計,讓消費行為形成健康的、良性的循環。

隨著消費市場快速地健康發展,購物方式的選擇也愈發多樣,“雙十一”不再僅僅局限於線上購物,很多線下店面也加入到了節點促銷,且力度不小,消費者的視野便會更加開闊。

那麼,消費者在每年的狂歡中到底體驗到了什麼?是在無限加減折扣計算中的優惠,還是倒計時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還是一場狂歡過后的辛勞疲態?實際上,如何能更方便、安全、理性、健康的購物,才應該是消費者最終尋求的核心價值。

(責編:趙爽、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