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著力打造“數字絲綢之路”(專家解讀)

2019年10月14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據美國《外交政策》網站10月8日報道,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的“數字絲綢之路”旨在進一步服務全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並將中國定位為全球技術大國。

據約旦“門戶”網報道,中國的全球“數字絲綢之路”正抵達中東。第四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9月初在中國西北城市寧夏銀川成功舉辦,各方十分重視東亞與中東的歷史性關系,稱贊絲綢之路通過商貿和外交關系筑成了古老文明之間的橋梁。

據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近日報道,中國正在長期、持續地推動技術發展。中國多家科技巨頭鋪就的“數字絲綢之路”,早在很久以前就從亞太地區延伸到了海灣地區和非洲。從本質上講,中國的“數字絲綢之路”是一個連通中國與海外的技術網絡。

2015年,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正式提出“信息絲綢之路”計劃,旨在建設和加強中國互聯網基礎設施,深化太空合作,並在“一帶一路”國家間建立共同技術標准。

中國“數字絲綢之路”科研水平領跑全球。“數字絲綢之路”地球大數據平台現已研發出“一帶一路”資源、環境、氣候、災害、遺產等專題數據集94套、自主知識產權數據產品57類、共享數據超過120萬億字節,可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農情動態、遺產地監測、生態環境變化、海岸帶演變、自然災害監測、城市擴張、重大工程建設等提供全面支持。

當前,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在“數字絲綢之路”領域有廣泛的合作。例如,巴基斯坦—東非海底光纜經吉布提將巴基斯坦與肯尼亞連接起來,還將通過陸地光纜系統連接歐洲,為非洲和中亞地區構建全新的數字經濟高速公路。

“數字絲綢之路”源自中國,屬於世界。一方面,中國通過合作項目與“一帶一路”國家分享中國創新驅動發展及推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的經驗,協同增效,為縮小全球數字鴻溝而共同努力。另一方面,“數字絲綢之路”也是知識產權保護之路。中國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共同推動相關國家本土化創新能力發展。2019年1月,甘肅蘭州知識產權法庭正式成立,旨在推動“絲綢之路國際知識產權港”的建設。中國還積極開展“一帶一路”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培訓和高端學術研討交流工作,例如,舉辦“一帶一路”國家專利審查培訓班、亞洲地區知識產權戰略及政策高級研討會等,圍繞知識產權發展戰略、政策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

“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和地方政府對“數字絲綢之路”合作熱情高漲。目前企業層面的拓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數字(計算)服務。例如阿裡雲飛天技術。二是數字化產品交易。京東大數據顯示,通過電商平台,中國商品銷往俄羅斯、烏克蘭、波蘭、泰國、埃及、沙特阿拉伯等54個沿線國家。同時,超過50個沿線國家的商品,通過電商走進了中國。地方政府也圍繞“數字絲綢之路”開展廣泛合作。浙江省成立了“數字絲綢之路國際產業聯盟”,推動數字經濟和“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涉及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新型智慧城市等數字經濟領域的重點項目。

當前,“數字絲綢之路”發展面臨著數字鴻溝較大、國際形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等挑戰,未來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應對。

一是進一步縮小“一帶一路”國家數字發展鴻溝。中國可以邀請更多國家共同參與“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打造數字經濟支撐體系。

二是建立“數字絲綢之路”產品認証體系。可以廣泛邀請“一帶一路”國家參與產品認証體系的設計過程,打造屬於“一帶一路”國家的物聯網產品認証體系。

三是加快5G和物聯網技術的融合。“數字絲綢之路”發展的知識產權和技術標准是關鍵。技術市場的發展與推廣,與專利技術限制密切相關。實體公司要完成數字化的轉型,就需要發展自己的數字生態系統。物聯網標准是建立物聯數據生態的關鍵。

四是盡快出台國家層面的“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在當前“一帶一路”合作超預期的大背景下,中國已經為“數字絲綢之路”的發展鋪墊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但同時也面對政治、宗教文化、法律體系差異等問題,需要國家層面的推動與協調。國家應制定“數字絲綢之路”發展戰略,明確政府職責和企業規范。

此外,除加強數字連接基礎社會建設外,加大人才的培養交流、推動新技術的可持續創新,將會是未來“數字絲綢之路”合作的重心。

受訪專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副主任 劉玉書

(欒若曦採訪整理)

(責編:易瀟、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