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平凡的勞動者 揭秘參加國慶群眾游行“快遞小哥”

在70年國慶閱兵大典的群眾游行方陣中,有一個叫做“美好生活”的方陣,這是由平凡的勞動者共同組成的群眾方陣,參與其中的就有我們平時熟悉的面孔——快遞小哥。
全球第一快遞大國。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快遞業務收入超6000億元,全國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1.4億件,最高日處理量達到4.2億件。
在快遞業成為新業態的同時,全國超300萬快遞小哥也成為新職業群體。我們平時很少能了解到這群穿梭於城市之間的快遞小哥,他們作為平凡勞動者有著什麼樣故事?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參加游行的呢?
5年送22萬件包裹零差評
宋學文(中)
宋學文是內蒙古赤峰人,1998年來到北京。來北京后,他干過保安、也做過物業。2009年的時候就在北京貸款買了房子,因為有生活的壓力,而且覺得快遞行業福利、待遇還可以,2011年就加入了京東做快遞小哥。
作為配送員,他曾有著傳奇的成績單——5年多時間,送出超過22萬件的包裹,始終保持著服務零差評。
因為過硬的業務能力,2017年4月27日,宋學文作為全國200萬配送員的優秀代表,獲得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最開始很多人做快遞,可能就是覺得這個工作就是多勞多得,多掙點錢,養家糊口。現在也是一步一步朝著更好的方面去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社會層面對快遞人員也越來越關注,快遞也是方便了很多人的生活。”他說道。
“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收入越來越高,我們的行業更得到人們的尊重。”經過多年的拼搏,宋學文已從基層配送員升任站點負責人。
“走過天安門廣場時,心情完全不一樣”
索才遠
索才遠是京東物流海澱片區的一名員工,主要負責海澱片區的運營檢查、站點標准化建設、異常處理等工作。
“我可能是我們公司的這個方陣裡年齡最大的。當兵時沒能參加這麼隆重的閱兵,現在有這個機會也挺偶然的。”他說道。
“以前去天安門是帶著孩子、家人去玩兒,沒有特別多的感覺。但第一次演練,當我們走過天安門廣場時,心情完全不一樣。大家都拿著五星紅旗,看到那些閱兵方陣、裝備方陣在那兒,感覺很自豪,我們的祖國很強大,這種心情當時確實是無法形容的。 ”
“走在長安街的一剎那,什麼都值得”
張金寶
張金寶是是天津人,大學一畢業就開始做快遞員,最開始在天津,后來到北京。他干過快遞員,也有管理崗位經驗,今年3月-5月被外派印尼,支援國外物流站點流程優化、系統對接等,幫助當地站點提升效能、降低成本,把國內先進經驗快速復制到印尼。
工作七年,張金寶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到現在有一份穩定且收入不錯的職業。中國的城市化建設,也讓張金寶感同身受,他坦言,再回天津,路修的都已經不認識了,但是肯定是道路越修越寬,越來越好。
這次參加群眾游行,訓練和彩排的過程很辛苦。國慶前的幾次演練都是在夜裡,為了確保整個群眾游行過程的整齊效果,要求每個人都盡量少喝水、少吃飯,還要參加體能拉練。到最后一次彩排的時候,張金寶能感覺到,所有人的精神面貌和情緒表達都特別飽滿。
“走在長安街的那一剎那,就會覺得這些辛苦和付出都是非常值得的,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種難忘的經歷。”他說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