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語音社交平台須自律

何欣禹
2019年09月25日08: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不需看臉、隻聽聲音——語音社交軟件“匿臉”聊天的特點,不斷吸引用戶參與使用。《2019年社交網絡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從去年底開始,為陌生人提供匹配、認識、交流的語音社交應用程序異軍突起,用戶多為“90后”。截至今年3月,此類APP在各大應用商店的總量已超過百余個。

  以聲音為傳播媒介,語音社交軟件本是為了拓展人們的社交渠道,然而,部分平台打著聲音交友、聽歌聽故事等幌子,為追求“流量”打擦邊球,任由軟色情、網絡“黑產”交易等違法違規內容發布。此前,國家網信辦曾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網絡音頻亂象啟動專項整治行動,對26款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淫穢色情內容的違法違規音頻平台,分別採取了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階梯處罰,對音頻行業進行全面集中整治。

  語音社交軟件亂象叢生,具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增加了治理工作的難度。

  目前,語音類社交軟件缺乏統一的行業內容標准,且識別審核存在技術困難。相較於文字識別和視頻、圖片識別,語音識別需要先將用戶的語音轉化為文字,但方言、語音語調等都會影響識別准確率。這使得部分不法分子有漏洞可鑽﹔另一方面,語音社交類軟件技術門檻較低,創辦視頻直播平台需要到文化部門申請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但發布一個語音社交程序則簡單得多。低門檻、低成本、流量高等因素,為語音社交產業的發展打開了一條“便捷通道”。但如果不及時設置門檻、過濾內容、淨化環境,任由語音社交軟件盲目追求流量、無序發展,網絡黑色產業鏈和涉黃低俗內容交易或將在此滋生壯大。

  筆者認為,治理語音社交軟件,首先需引導行業建立起自律標准,讓各語音社交類平台建立起統一的內容信息審核標准和行業審核標准。其次,平台應加大語音內容審核力度,對涉黃語音、軟色情聲音標本進行識別,相關部門應對這方面加強監管。同時,企業也應承擔起主體責任,內容生產應遵循正確導向,創作傳播充滿正能量的產品。

  當然,治理語音社交亂象不應“一刀切”。語音社交平台可考慮實行分級制度,通過身份証實名認証將未成年人區分出來,建立專屬於青少年的語音社交社區,為其營造一個安全綠色的交友環境。

(責編:趙爽、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