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網紅”教師為何這麼紅?

徐珊珊
2019年09月10日08:27 | 來源:信息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超高顏值、自帶流量、博學多才、幽默搞笑……

  提起教師,你可能想到的是學校裡每天默默耕耘的老師,但有一群“特別”的老師,他們是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他們的課堂出奇制勝,不僅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他們還喜歡說段子、立人設……值此教師節之際,信息時報記者帶你一起走近“網紅老師”,聽聽他們的喜與憂。

  解剖學老師:傳播人體知識成為“網紅大V”

  坐擁微博粉絲153萬,“人體科學微課堂”上線至今已經有1.7億點擊量和13.7萬討論量,小程序上線將近一年也突破50萬參與瀏覽量,公眾號關注量也高達26萬……這樣的數據量很多“網紅大V”都做不到,但廣東醫科大學李哲人體科學工作室負責人、解剖學教師李哲做到了。肌肉到底是如何收縮的?試管嬰兒誕生的原理和過程是怎樣的呢?在微博上從不發段子的他,運用人體的“冷知識”,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大V”。

  “一開始的想法,就是想通過網媒的渠道,普及關於人體的知識。”李哲告訴記者,“人體科學微課堂”主要方向是功能康復類,還包括基礎的解剖學,滿足一些醫學生和年輕醫生,通過3D、AR等新手段呈現出不同的視角看待同個問題。

  雖然還有日常教學任務,但李哲認為這與自己做科普沒有沖突,因為都是自己專業上的事情。“找資料並不是什麼難事,感覺自己就是知識的搬運工。閑暇時,多拿出兩到三個小時就足夠了。”

  然而在互聯網教學方面,李哲也存在著困惑和憂慮。互聯網瞬息萬變,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之后,直播平台、抖音短視頻等“大行其道”,李哲的團隊也在嘗試著轉型,正在琢磨著入駐抖音短視頻事宜。他表示,前期都在摸清楚短視頻的傳播規律,目前也開始錄制視頻,接下來准備開始集中投放。

  致力於教學的李哲目前還是中級職稱,與他同齡的老師都基本升到了副教授。對此李哲看得很開,他表示,“從來沒有因為職稱的事情而苦惱”。隨著科普教學的深入,他們團隊也在做康復指導,如對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的保守治療。“把真正好的技術用到老百姓的身上,然后再從他們身上採集所需要的科研數據。等有了科研成果,就可以讓很多醫生相信保守治療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的。”李哲表示,今年他們已經發了兩篇重要的科研文章,未來科研成果會更加豐碩。

  穿越的語文老師:身上的衣服也是知識點

  身穿古典服裝的唐菊琴走入課室,學生忍不住驚呼:“老師穿越了!”唐菊琴跟學生說:“老師今天穿了什麼,學完這節課你們就知道了。”課堂上,唐菊琴身穿宋代的褙子(背子,是漢民族漢服傳統服飾的一種),仿佛從詩裡走來,舉手投足間向學生演繹著傳統文化的魅力。

  這是卓越大語文的一節中國古代服飾文化課,唐菊琴成為大語文教師將近5年,她的課堂除了穿褙子上課,她講蘇軾《赤壁賦》,自己編曲調吟唱﹔講歐陽修《賣油翁》,帶一個銅錢讓孩子看看那個眼兒多小。她告訴記者,她每天的工作包括備課、磨課、上課,課后關注孩子掌握情況和家長溝通等等。“一節生動的大語文課堂離不開選課題,做課設,寫教案,設計課件等教學配套,還有老師磨課以及課后復盤。每節課從設計到呈現至少需要兩三周到一個月的時間。若再加上老師研讀參考書目的時間就更多了。”

  除了課堂上的教學,機構老師同樣需要課后關注孩子學習成效和家長溝通,唐菊琴花在課后溝通的時間大概每周3~5小時。“這也是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唐菊琴說。

  對於在機構當老師和在學校當老師的區別,唐菊琴坦言:“其實做老師工作的類型都差不多,主要是內容上不太一樣,我們更專注於課堂內容的教學和打磨,而學校老師還有班會組織等其他工作。”

  談到對老師這份工作的獲得感,唐菊琴舉例說:“就像學‘褙子’時,它是讀音和‘被子’一樣,孩子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說,爸媽不懂,以為唐老師穿了‘被子’來上課。我為孩子們說記住、認識傳統文化之美、說出來漢服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而感到自豪。”

  網絡直播老師:

  會唱歌 說段子 懂動漫

  教室正中間的120英寸大屏幕中,主講老師拋出了一個“雞兔同籠”的問題,學生們不甘落后地拿起手邊的iPad答題。同時,還有一位輔導老師實時監測學生的上課情況……這就是“雙師課堂”的教學場景。

  每周日下午,學而思廣州分校的安邦老師作為主講老師都會准時出現在直播間。“通常情況下,一節直播課的備課時間大概是線下的3到4倍。”除了做課件、備課,他還要全真模擬課堂情景,提前走一遍整個流程細節,提前預知孩子們可能不明白的知識點。

  安邦告訴記者,線下授課老師可以適當“偷懶”,但直播課卻不行,必須干貨滿滿,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容不得一絲懈怠。“比如對積極回答問題的孩子或答題正確率高的孩子給予獎勵,一般我會發一些小紅包。”

  安邦說,與傳統上課形式相比,直播課要求老師的課堂互動性和趣味性更強。為了吸引學生,安邦和孩子們打成一片,除了上課外,唱歌、說熱門段子、懂動漫等“十八般武器”輪番上陣。“我會珍惜你給的思念,我會牢牢記住你的臉……祝大家畢業快樂!”在一堂六年級課上,安邦給即將畢業的孩子們唱起了歌,孩子們也紛紛表達不舍之情,爭相在屏幕上給老師送鮮花和小星星。“學生很有愛,我能感受到我教的知識是有用的,這也是支持我繼續上課的動力。”

  談到未來轉型,安邦表示即使當了7年的教師,每天都是新鮮的。“因為每天學生都在成長,教師每天都有學不完的東西、做不完的事。教書育人是值得雕琢一輩子的事業。我願意一輩子做下去。”

  研究生兼職老師:立住“人設”,自貼幽默標簽

  在網課市場上,還有一類專注於考研的網課老師。中國傳媒大學研二的小柏也有另一重身份,她兼任著某家考研輔導機構的專業課老師。入行一年來,她已經帶過上千名學生。為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小柏授課時並不稱自己為老師,而是起了一個更加平易近人的名字——“秋葉師姐”。

  為了讓學生愛聽,小柏會為自己立住一個“人設”。“可能我想傳遞出的就是‘幽默一點、耐心一點、溫柔一點’的感覺。”要做到“幽默一點”,“就是在講課的時候用語、用詞幽默一點,講講段子。有時候會在課上故意說錯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讓氣氛活躍一下,比如說故意說錯某明星的名字”﹔而“溫柔一點”和“耐心一點”則是在回答學生提問時保持耐心和在上課時,語氣上溫柔一些。

(責編:畢磊、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