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截屏”暗藏灰色利益鏈
打開軟件,設置好頭像和昵稱,就能憑空生出微信對話、轉賬記錄甚至朋友圈截屏來——在網絡搜索引擎及手機應用商店中,“微信對話生成器”“QQ對話生成器”等聊天記錄生成工具大肆蔓延。這些混淆視聽的小工具,不僅被微商利用以欺騙消費者,更為不法人士偽造截圖操弄輿論提供便利。
專家表示,制作虛假截圖在網絡尋舋滋事,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者將面臨刑事處罰。軟件發布者如不能保持中立性,並在傳播過程中對違法行為起到慫恿、教唆、推波助瀾的作用,也將被視為共犯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案例:虛假截圖散播謠言
日前,一條“貴州孤兒院幼兒疑遭性侵”的微博引爆網絡,激起眾怒。
據發帖人反映,在貴州省畢節、凱裡等地,福利院和留守兒童幼兒園的幼童遭到性侵。然而,貴州公安調查卻發現,網上傳播的所謂“未成年兒童被性侵”照片,均為發帖人從網上收集后偽造,整個事件系編造。
一條毫無根據的謠言為何會讓眾多網友深信無疑?這與發帖人虛構的微信聊天記錄脫不開干系。截圖中,一名聊天者稱其每年花10萬元在此事上,“是門生意”。另有截圖顯示,疑似“風車幼兒園”工作人員“陳麗坤”和另一人在談論給幼兒注射激素的行為。
於是,看上去詳實逼真的聊天記錄,成了傳謠的“利器”。
“那上面又有頭像,又有轉賬記錄,就連WiFi信號都顯示得清清楚楚,跟我的微信頁面完全一樣!”在貴州這起謠言事件被官方辟謠后,有網友直指聊天記錄生成工具縱容作惡,混淆視聽,“誰能想到連聊天記錄都能造假?”
記者搜索公開信息后發現,利用偽造的聊天記錄截圖散播網絡謠言、操弄社會輿論的事件此前已多次發生。一張張“有圖有真相”的聊天記錄截圖,抓住了很多網友的獵奇心理和“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從眾心態,成了網絡謠言的傳播載體之一。
測試:一條記錄67秒就出爐
和用假對話記錄制造謠言所造成的軒然大波相比,其作假成本之低讓人難以想象。隻要花67秒、90元錢,就能做出一條和網上謠言一模一樣的假記錄來。
雖然官方在多渠道已經提醒過截屏記錄不可信,但無論是蘋果還是安卓平台,都能查到大量功能為“聊天記錄生成”的APP。下載其中一款“對話生成器”軟件后記者發現,它能制作微信單聊、群聊、轉賬、零錢、紅包、視頻聊天、朋友圈等多個功能頁面,還可以制作支付寶轉賬記錄。
隨后,記者以曾在網絡上盛行的一條假截屏為例,上傳了5條對話記錄、1張照片和對話雙方頭像。從設定頭像、創建昵稱開始到最終出現微信假截屏,隻花了67秒鐘。
除了文字和圖片對話可造假之外,連收發紅包、加好友等系統提示也可以造假,甚至可以在真實微信轉賬單日限額為20萬元的情況下,做出單日轉賬1億元的假截屏。有的軟件還能任意編輯手機狀態欄中的運營商、WiFi信號、電池電量、時間等信息。
一位互聯網人士稱,2015年前后這類工具就大量存在,一開始的使用者多是微商、營銷號等,也多是免費軟件。但記者發現,如今這些APP基本都開始收費,形成目前法律定義不是很明確的“灰色產業”。例如在對話生成器中,記者生成的頁面帶有水印,隻有掏錢買套餐的人才能去掉水印把截屏“做得更真”。最便宜的套餐為3個月90元,永久會員套餐為328元,使用期限至2029年。
那麼,這些APP的使用量有多少呢?以蘋果應用商店現存的APP為例,最多的“微商截圖王”軟件有多達1.1萬條評分及評論,最少的也有1760條。
在朋友圈經營“私房蛋糕”的微商小愛向記者透露,自己就晒過不少假截圖。“剛開業沒什麼人買,我就隔三差五做幾張轉賬和夸蛋糕好吃的截圖,挺吸引人的。”小愛說,用虛假記錄攬客,是微商行業的“慣例”。
警惕:慫恿犯罪承擔法律責任
“偽造聊天記錄截圖引發的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中國互聯網協會法治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胡鋼介紹,一類是出於經營目的,比如微商制作虛假的聊天、轉賬記錄,發在朋友圈內進行廣告宣傳。“該行為涉嫌虛假宣傳,既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也擾亂了公平的市場秩序。”
胡鋼表示,更為嚴重的是個別不法分子為了博取關注或宣泄情感,故而偽造聊天記錄截圖在網絡上制造話題,尋舋滋事,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以前人們總說眼見為實,所以廣大網民群體對於聊天記錄式的謠言警覺性比較差。但以當前的信息技術,連動態的視頻作假也是輕而易舉的。”胡鋼表示,一旦社會輿論被利用,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這要求相關部門適時推出行之有效的新舉措,也要求網民群體提高警覺意識,不輕信不盲從。
此外,雖然這類軟件聲稱隻供網友娛樂使用,但在軟件宣傳頁面,可以明顯看到“微商必備”“微商營銷工具”等誘導性字眼。“這意味著已經進入了網絡灰產的范疇。”在專家看來,軟件發布者如果不能保持足夠的中立性,而是在傳播過程中對違法行為起到慫恿、教唆、推波助瀾的作用,將被視為共犯,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