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人腦插卡”,你准備好了嗎?

毛梓銘
2019年07月19日07:40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人腦插卡”,你准備好了嗎?

腦機對接——這個以往隻出現在科幻電影和小說裡、類似“用意念控制機器”的場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便會成為現實。日前,腦機接口創業公司Neuralink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特斯拉、SpaceX創始人的埃隆·馬斯克召開發布會,稱已經找到了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方法。

其原理就是向大腦植入數條4~6微米粗的線,一端可直接通過USB-C接口讀取大腦信號,另一端則植入皮膚,可無線連接到耳朵后面的可穿戴、拆卸、升級設備,並借助該設備實現手機操控。

想象一下,在未來,你隻要在腦海裡動動念頭,就可以在手機上打字、辦公,甚至不用動作和語言交流,直接通過無線信號傳輸,和他人交換想法。這樣的場景,確實滿足了我們對現代生活之便捷、高效、簡單的所有期待。據馬斯克介紹,該技術有望在2020年開始進行人體測試,並稱“猴子已經能用大腦控制電腦了”。最終會不會應用,還有待時間証明。不過,近幾年科技的發展,也引起了很多人對“人機關系之未來”的思考和研究。

如果作答的話,這類話題最適合作折中回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畢竟,技術有限、認識有限,能用來推導答案的素材少之又少。這是理性人看待問題的慣常做法,可問題是,有些提問本來就沒指望立刻解決,它的提出是啟發式的,提醒我們還可以從這個角度展開思考,找到矛盾。人與機器的關系中,矛盾是什麼?其實,都圍繞著“主體位置”在運作。

一方面是自我提升。人越來越像機器,從思維乃至身體,處處都體現出對效率的追求。合理的設計、精細的加工、分毫不差的效果,這些話語的運用,對於當下的人與機器來說,經常是同樣適用。另一方面是自我“喪失”。機器越來越像人,好像懂得了人的思考、具備了人的能力。對高效的過度追求,讓很多人都會產生“被替代”的焦慮。我的工作還需要人工完成嗎?這些事情我會做得比機器更好嗎?這類憂思背后,反映著人生價值和意義所面對的拷問。

期待和擔憂並存,是我們經常表露的情結。有時候,這並非壞事。矛盾存在,就會激發人們去思考、解決。比如,人機關系的矛盾,提示我們反思現代社會的某些症候﹔萬物互聯的場景引發我們探討個人隱私的邊界﹔生物醫藥的進展讓我們對科學倫理有了新的認識……

總之,未來從不被決定,而隻由當下的行動書寫。在正視矛盾的同時,學會“斜目”而視,從不同側面觀察其表象、思考其機理,也就不難找到抵達未來的一條坦途大道。

 

(責編:董思睿、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