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對26款違法違規音頻平台,採取了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處罰

網絡音頻:先正音,才好聽

本報記者  劉  峣
2019年07月08日08: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亂象頻發的網絡音頻,到了規范“正音”的時候。近日,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網絡音頻亂象啟動專項整治行動,對音頻行業進行全面集中整治。根據群眾舉報線索,經核查取証,首批依法依規對吱呀、Soul、語玩、一說FM等26款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淫穢色情內容的違法違規音頻平台,分別採取了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階梯處罰。

  網絡音頻遍地開花,已成為滿足人們在碎片化時間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網絡音頻平台的野蠻生長和無序發展,同樣滋生出污染網絡環境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諸多問題。隻有遏制亂象、規范發展,才能促進網絡生態持續向好。

  視頻亂象蔓延音頻

  上班路上聽聽音樂、空閑時間聽聽小說……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絡音頻行業發展迅速,儼然成為資本青睞的風口。

  據尼爾森網聯與蜻蜓FM聯合發布的《網絡音頻節目用戶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網絡音頻節目聽眾規模已達6.61億人。與網民結構相比,網絡音頻節目聽眾呈現明顯的年輕化、高質化、高知化、白領化趨勢。此外,獲得獨享、高品質內容分別以35%和32%的佔比成為網絡聽眾付費的主要原因,除了知識與技能外,不帶實用意義的精神愉悅也是用戶付費的主要動力。

  然而,在給用戶帶來愉悅和知識的同時,網絡音頻行業的無序發展也帶來了諸多亂象。其中最顯著的便是“涉黃”。一些網絡音頻平台為追求流量、吸引眼球,利用算法技術向用戶推送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音頻內容﹔有的音頻直播平台藏污納垢,任由主播傳播性暗示、“嬌喘”等色情淫穢信息,甚至引誘用戶跨平台從事違法違規交易﹔有的音頻即時通訊應用以私密社交、一對一社交為賣點,公然傳播招嫖賣淫等違法犯罪信息﹔有的網絡音樂平台傳播所謂“色系神曲”,宣揚“二次元文化”“亞文化”。

  此前,網絡視頻直播平台曾存在較嚴重的涉黃現象,經過多次整治和嚴格監管,已經得到了有效遏制,但類似的亂象卻悄然向音頻直播平台蔓延。例如,一些音頻平台出現了“磕炮”等涉黃服務,用戶隻要支付一定的費用,便可以接受主播的“訂制服務”﹔還有的音頻類主播在ASMR(“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通過各類模擬音效緩解人的精神壓力)類節目中,傳播含有色情暗示的內容。

  未成年人易受影響

  內容頻頻觸碰紅線的同時,部分網絡音頻平台的管理制度也形同虛設,任由未成年人注冊、訪問各類良莠不齊的內容。

  數據顯示,20—29歲網絡聽眾佔網絡聽眾總人數的38.08%,47%的“90后”為網絡音頻節目付過費。但據調查,不少網絡音頻APP(應用程序)不需要實名認証,甚至不需要注冊,直接綁定社交賬號即可登錄。由於缺少“防火牆”和“過濾網”,網絡音頻平台的違法違規行為,極容易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影響。

  有專家表示,相關音頻提供方因為利益的誘惑,把目標群體擴大到未成年人身上。由於青少年正處於青春發育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成為被牟取暴利的弱勢群體。

  面對五花八門的音頻直播,平台如何監管?一些平台表示,雖然建立了相關識別系統,並建立了監控團隊,但對內容的管理難度依然不小。

  目前,網絡音頻內容的監管存在著“老辦法不好用、新方法用不好”的難題。專家表示,與圖文、視頻等內容形式相比,音頻由於不具有直觀性,對人工監控依賴度較高,審查起來具有一定難度,目前很多網絡音頻平台還沒有建立起成熟的內容監管體系。

  通力合作創新監管

  據悉,目前已有不少技術公司和互聯網平台推出了音頻監測系統,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網絡音頻的內容進行識別和實時檢測。雖然相關技術已經成熟,但一些平台考慮到研發投入、人力成本等因素,使用動力不足。

  面對網絡音頻的內容亂象和監管難題,專家和業內人士指出,平台、研發企業、監管部門需通力合作,探索建立可復制推廣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智能監管系統等手段,以實現網絡音頻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違法違規音頻平台開展集中整治,遏制行業亂象,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家網信辦將會同有關部門,堅持標本兼治、管建並舉,在進行集中整治的同時,推動音頻平台企業規范發展、創新發展,支持和鼓勵主流媒體生產更多網民喜聞樂見的優秀音頻內容,引導廣大網民積極參與優質音頻創作活動,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營造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的網絡音頻空間。

(責編:畢磊、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