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步入成長期

記者 謝佼 胡喆 成都報道
2019年06月24日08:32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步入成長期

  5G時代即將到來,正如4G猝不及防地帶來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一樣,中國工業互聯網也將隨之步入高速發展的“無人區”。走什麼樣的路徑、謀什麼樣的策略、哪些是值得注意的?本報記者與航天雲網董事長於亮展開了一番對話。

  記者:什麼是工業互聯網?

  於亮:簡單地說,就是工業生產大數據互聯互通,實現工業生產的雲端感應、計算、分析以及處理,是智能制造的主要場景之一。近年來,世界工業強國逐步跨入工業互聯網領域,我國奮起直追,世界工業互聯網領域由“美德領跑”,又加入了鮮明的中國特色。

  記者:為什麼要發展工業互聯網?各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有何特點?

  於亮: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體,依托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新浪潮、新方法、新技術、新手段,能夠大大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可大大加強政府監管和宏觀調控的能力。

  世界上美國、德國開展工業互聯網發展較早,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發展工業互聯網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德國是制造業強國,大中型企業數量不多,但行業內知名度非常高﹔德國還有眾多的隱形冠軍,很多中小企業專注於自己的細分領域,通過十年二十年上百年的堅持,把一個小領域做細做精,做到行業領先。德國工業互聯網趨勢是數字化、智能化,從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開始,逐步向上延伸到生產線智能化、車間智能化、工廠智能化,最終通過打造智能化平台向工業4.0的目標前進。美國這方面跟德國又有區別,美國工業化、信息化居於全球領先地位,美國全球化企業、跨國公司多,美國公司的制造業遍布世界各地。美國工業互聯網的特點是協同制造,重在打造全球化協同制造與協同服務平台。

  中國的特點實際是兩者兼顧。中國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涌現了不少大制造企業,大量中小企業也非常強。中國幅員遼闊,每個省各具特點,像廣東的產業集聚不出鎮,比如說制鞋、箱包,一個區域裡集聚了全產業鏈的上下游。浙江、江蘇特點又不同,是同類型企業聚集。中國是全球制造業大國,重在通過平台實現產業鏈高效整合,構建雲制造生態,從雲制造生產方式變革入手,實現智能制造、協同制造和雲制造。

  記者:過去看我們整個消費市場的路徑都是農村包圍城市,一步一步由小到大、由大到強成長起來。工業互聯網的成長路徑是什麼?

  於亮:對,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既不同於德國模式,也不同於美國模式,兼具兩者特點,且更加強調雲制造、搭建雲平台、打造雲制造產業集群生態,特別是資源配置和業務流程優化,漸進開展制造能力智能化改造和企業運營流程信息化改造。現在國內不少企業為了自身發展需要,都在搭建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提高效率、提高質量,這是企業雲平台。下一步就是企業雲平台之間互聯互通。這是內生動力,是自下而上的必然。

  對於中小企業,我認為比智能化改造更重要的是數字化。比如說讓這些設備數字化,這可能是它的當務之急。對一些龍頭企業,大集團,特別是跨國公司,它已經過了數字化這個階段,對智能化的需求就日益迫切。

  中國工業互聯網還有一個顯著的發展特點,就是政府的強力推進。為了支持轉型升級,各省市都在出台政策支持,對企業上雲、設備上雲的支持,同時政府還肩負一個功能就是有效地調配資源。這是自上而下的動力。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結合,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是中國的特點,中國工業互聯網需要走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記者:中國特色為工業互聯網增加了什麼亮色?

  於亮:首先是體量大,中國已經是制造業大國了,也正在逐漸成為制造業強國。這個體量世界上其他單一國家很難比擬。這就提供了龐大的細分市場機遇。

  其次是中國互聯網的生態基礎好,消費互聯網非常成熟。網絡基礎設施這幾年突飛猛進,今年5G上了以后,網絡更不成問題。為什麼要特別提網絡?工業互聯網是聯設備,跟消費互聯網需求有很大區別,比如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化設備等,對時延、容量、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遠遠大於消費互聯網的需求。現在生產設備都已經高度智能化了。通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促進了工業互聯網的落地。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普及,雲制造、智能制造會給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好處,獲得快速發展機遇。

  記者:航天雲網對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有何定位?

  於亮:航天雲網是一個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台。航天雲網成立四年的道路可以看到中國工業互聯網成長的一個縮影。

  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台有什麼好處?第一,企業的業務與設備提高了效益和效率。第二,提高了協同設計、協同制造、協同生產的能力。比如現在很多企業設備投入大,未來機床壞了,就用不著買設備,誰有閑床,租就行了。這樣可以把全社會資源的配置更加優化。第三,政府能及時掌握各類企業的數據,更有效進行宏觀調控,促進企業發展,加強對企業指導。

  它是開放平台,構建產業鏈、生態鏈,為眾多工業APP應用提供工具和手段,同時它也參與了國家和部分世界工業互聯網的標准規范的制定。特別是工業互聯網的安全性是最大難題,航天雲網建立了全國產化的安全可靠的雲數據中心,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完整安全解決方案和產品。去年航天雲網在構建了雲平台的基礎之上,推出雲制造支持系統,給用戶提供一整套的開發工具。今年又推出了系統級的工業應用,對企業上雲提供了一攬子服務。這樣既有系統級的應用,同時也給別人提供工具。未來在數據流上可以實現統一流動。

  要給用戶創造價值,你自己首先要創造價值。經過四年發展,航天雲網業務已經覆蓋了航空航天、電子信息、通用設備等十多個行業的領域。航天科工已經全體系在用這個平台了,累計發布需求5300多億,成交已經近3000億,並且實現了21種不同的協議,79萬種設備的接入,支持六大類39萬多個行業機理模型的調用,工業APP應用已超過2000個。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航天雲網已經完成了數十家知名企業數百台工業機器人的接入,實現了對其運營狀態、故障信號的診斷分析,由人管機器人,逐步發展到雲管機器人。

  航天雲網還形成了分布式的設計制造能力和水平。使得跨單位、跨學科、跨地域的設計制造成為可能,擁有眾多成功案例,在多家知名企業中實現了對機器零部件、連接器等單機的分布式設計制造。

  記者:航天雲網牽頭承擔了央企工業互聯網融通平台的建設,其價值在哪裡?

  於亮:央企工業互聯網融通平台建成以后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互聯網融通平台,將具有跨要素、跨領域、跨行業、跨區域、跨平台的綜合能力,實現央企資源融通、應用融通、數據融通,可提升國資監管水平、促進中央企業資源共享和產業鏈生態建設,帶動眾多的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其意義價值不可估量。

  記者:中國工業互聯網現在處在什麼樣的階段?和德國、美國相比,我們如何定位?

  於亮:我認為在世界范圍,工業互聯網是新興事物,新浪潮正在從消費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典型應用。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點上。

  中國工業互聯網現在應該是成長期。已經過了最開始的啟蒙階段和培育階段。大家對工業互聯網認識趨於一致,工業互聯網能夠促進高質量發展,已經沒有異議,認識高度統一了。難題在如何做,如何能取得實效,這是在成長期,而且正在從成長期逐漸步入快速成長期。

  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內生動力還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需求,因為工業互聯網是給企業用。脫離開企業的實際談工業互聯網,我覺得就是無水之源。這就決定了工業互聯網雖然是快速發展期,但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企業自身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需求不同,各類企業需求也不同,但仍存在共性特點:第一,雲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第二避免把工業互聯網神秘化,要破除工業互聯網的神秘﹔第三要用好工業大數據,讓工業大數據創造價值﹔第四,要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

  記者:中國各類企業的差別特別大,全球供應生態鏈的構建會不會對中國供應商產生沖擊?到底是機遇還是挑戰?

  於亮:我覺得是機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國際生態關鍵還是需求和採購。比如國內眾多中小企業,自身條件、語言、能力等限制了他全球競爭的能力,通過能力的撮合平台,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而不僅僅是銷售固化的產品。

  為什麼我說機遇大於挑戰?第一,雲化,即核心在手,不必所有環節都在你這裡﹔第二是撮合成交﹔第三是啟迪思維,我們在德國很明顯發現,德國有眾多的有實力的中小企業規模有限,他並沒有強力追求企業規模最大化的動力,也缺乏這樣的平台﹔第四是打造信任,解決了供需雙方迫切的需求。比如我給你下一個單,定200萬台空調,你敢不敢生產?可信平台很重要。通過平台,還可以讓歐洲、美國的企業家真實地感知、接觸中國企業,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責編:董思睿、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