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個人征信“尺子”應精准

歐陽潔
2019年06月10日08: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個人征信“尺子”應精准

  個人信用如此重要,衡量信用的那把“ 尺子”也要精准、可靠。不僅甄別信用的數據信息要有效,個人征信體系也要有完整性和統一性

  最近,一家網絡金融服務平台的用戶發現,自己已按時還款,卻收到平台合作銀行發送的逾期警告信息,有可能影響個人征信記錄。這一現象引發了一些網友的擔憂。

  有信用走遍天下,無信用寸步難行。如今,這樣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隨著百姓的信用意識大大提升,大家越來越重視自己的信用身份,生怕留下不良記錄,在日常生活中碰壁。

  個人信用如此重要,衡量信用的那把“尺子”是不是精准、可靠,也就變得尤其重要。現實生活豐富多彩,影響個人信用的因素越來越龐雜,這把“尺子”該量些什麼?用什麼標准去量?明確這些問題,對於完善個人征信體系而言十分重要。特別是這些年互聯網金融、消費信貸等新興業務快速發展,個人征信隻有兼顧傳統行業和新興領域、覆蓋經濟行為和社會生活,才能全面、准確地刻畫個人信用特征。

  准確評價個人信用,要選取有效信息。在信用數據中,金融數據是最核心的數據,除此之外,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大量電商購物數據、網絡借貸數據和移動消費數據能部分辨識個人誠信程度,但前提是得借助海量數據和模型的運算,才能得出科學結果,而不能隨隨便便就和信用好壞挂鉤。比如,水電費不宜計入征信記錄,是因為難以分辨每家的租戶、戶主誰是承擔主體,不能簡單地以繳納情況來判斷某個人的信用狀況﹔又如,有人在一段時間內頻頻跳槽,可能是因為當地就業環境、企業用工情況所致,不能因此就判定就業者信用不佳。因此,要採集那些能准確判斷個人信用程度的信息,並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而不能將信用當成一個“大筐”,什麼都往裡裝,什麼都與信用相關聯。

  信用這把“尺子”量得准不准,拿“尺子”的人很關鍵。征信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信用違約風險問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從征信機構的角度說,在公司治理結構和業務開展上應確保獨立,防止利益沖突。開展業務要客觀中立,不能受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等其他主體的支配,征信產品和服務的使用不能與征信機構股東或出資人的其他業務相捆綁,不能成為部分人謀取利益的手段。要從保護個人隱私、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角度出發,防止個人信息被過度採集、不當加工和非法使用。

  信用評級機構可以“百花齊放”,但不能因此影響征信體系的一致性。各類金融平台、科技公司豐富了征信數據的來源,其中不少機構構建了自己的信用評價體系,甚至各地也推出了本地版的個人信用積分。信用數據擴容、征信體系完善,的確需要更多機構參與,但如果全社會沒有一把標准統一、有公信力的大“尺子”,怎麼能甄別出不同人的信用度,信用分又怎能有普遍適用性?在信用評價完善的市場,往往都有一個普遍適用的打分機制,簡便、鮮明地標識出每個人的信用水平。我國也亟須打造一個標准統一、具有可比性的信用評價體系。

  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可以預見,未來我們的信用身份將越來越清晰,個人征信的適用范圍也會不斷拓寬,並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扮演更有價值的角色。

(責編:董思睿、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