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賀信中的科技情懷

張保淑

2019年05月29日07: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雅加達至萬隆的高鐵項目開工儀式上,嘉賓參觀高鐵模型並合影。
  新華社發

在近日舉行的二〇一九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小朋友和機器人互動。
  記者 程煥攝

5月26日,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博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大會的賀信中表示,中國願同各國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機遇,通過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共同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

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科技產業發展,向重大科技活動或重大科技成就發賀信是他關心、支持科技工作,激勵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方式。讓我們一起梳理近年來習主席所發的賀信,感受其中濃郁的科技情懷。

創新發展

北緯25.647222度,東經106.85583度,這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大窩凼窪地的精准地理坐標。

2016年9月25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此落成並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這標志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上目前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終於建設成功,為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貢獻了最先進的裝備。

在這振奮人心的歡慶時刻,參加“中國天眼”研制和建設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建設者收到了習近平主席發來的賀信。習主席在向他們表示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的同時,高度肯定了這一享譽世界的重大科技裝備對中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習主席還勉勵他們再接再厲,高水平管理和運行好這一重大科學基礎設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天眼”團隊不負所望,投入運行后,接連取得觀測突破,截至2018年9月12日,已發現59顆優質的脈沖星候選體,其中有44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沖星。2019年4月,其首次發現的毫秒脈沖星得到國際認証。

雅加達至萬隆的高鐵項目是中國高鐵科技和裝備“出海”造福東南亞的標志性工程,其開工建設在中國與印尼友好關系中具有裡程碑意義。2016年1月21日,雅萬高鐵項目開工儀式在西爪哇省瓦利尼隆重舉行,親臨儀式現場並講話的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收到習近平主席的賀信。習主席在賀信中指出,雅萬高鐵項目的成功實施,創造了中印尼務實合作的新紀錄,將為兩國各領域合作特別是基礎設施和產能領域的合作樹立新的標杆,希望該項目成為“中印尼開展互利合作的成功范例”。在兩國元首的關心支持下,該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今年5月,首條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為全線加速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

農業現代化

2017年1月,農歷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家住新疆和田的托乎提汗·庫爾班收到一封特殊的回信,向她和家人及鄉親們送上祝福,並希望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創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這封信發自北京中南海,落款是“習近平”。

這封信引起了很多人對上世紀50年代那一段佳話的美好記憶。彼時,獲得翻身解放的新疆於田縣農民庫爾班·吐魯木,為表達感恩之情,多次想“騎著毛驢上北京看望毛主席”,后來,他受到毛主席兩次接見,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庫爾班大叔”。兩代領袖與新疆農民的情緣跨越了一個甲子,歷久彌新,充分彰顯了他們對鄉土中國的醇厚感情。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習近平對“三農”一向傾注深情,對鄉土中國更廣泛、更深刻的變革充滿熱切期待,對農業科技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寄予厚望。習近平對農業科技的重視和發展農業科技的思想深刻體現在他的兩封賀信中。

2017年5月2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之際,習近平致信表示熱烈祝賀,並向全體農業科研人員和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在賀信中,他深刻指出,中國是農業大國,有著悠久農耕歷史和燦爛農耕文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要立足我國國情,遵循農業科技規律,加快創新步伐,努力搶佔世界農業科技競爭制高點,牢牢掌握我國農業科技發展主動權,為我國由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提供堅實科技支撐。對中國農科院這支農業科技國家隊,習近平深情寄語:中國農業科學院要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一流科研院所,勇攀高峰,率先跨越,推動我國農業科技整體躍升。

2017年12月12日是中國成立最早的重要學術團體之一——中國農學會迎來成立100周年的日子。習近平致信祝賀,贊揚中國農學會是中國近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親歷者和推動者,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學會積極促進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和普及應用,積極促進農業科技人才成長,成為推動我國“三農”事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勉勵中國農學會團結帶領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面向農業科技創新主戰場,在推動我國“三農”事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綠色發展

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綠色發展確定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指出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近年來,關於綠色發展,習近平做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包括著名的“兩山論”: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梳理習近平2016以來所致的賀信,我們發現與綠色發展、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有關的至少有6封,其中包括向第六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致的賀信、向《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高級別會議致的賀信,向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和第二屆創新使命部長級會議致的賀信、向“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和國際能源變革論壇致的賀信、向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啟動致的賀信等。

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作為中國政府批准的國家機制性大型涉外論壇,致力於推動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綠色經濟發展。

經過數年打造,該論壇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公認的防沙治沙乃至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技術和經驗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中國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和成就的重要窗口,推動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重要抓手,展示了中國在防治荒漠化、促進生物多樣性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上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2017年7月29日,第六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開幕,習近平向大會發來賀信,指出,中國歷來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國際社會治理生態環境提供了中國經驗。庫布其治沙就是中國的一大成功實踐,庫布其論壇已成為各國交流防沙治沙經驗、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平台。他勉勵參會代表集思廣益,為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生態環境改善作出積極貢獻。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

以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給社會帶來重大深遠的影響。經過多年努力追趕,中國已經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熱土,吸引世界各國的業內人士紛至沓來,參加各類交流研討會,尋求拓展投資興業和合作的機會。

習近平對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勢頭及其帶來的變革有著深刻認識,他指出,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9月30日,他率領中央政治局到中關村舉行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的集體學習。2017年12月8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快速普及,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國家管理、人民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強調,要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梳理習近平2017年以來所發的賀信,我們發現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有關的約10封。比如,向2018、2019兩屆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所致的賀信,向第四屆、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所致的賀信,向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所致的賀信,向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所致的賀信,向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所致的賀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6日,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分別在北京和天津同時開幕,交相輝映。這兩場與人工智能有關的盛會都收到了習近平的賀信。在給前者的賀信中,習近平強調,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加快發展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在給后者的賀信中,習近平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推動人類社會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兩封賀信中,他都表達了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大力促進人工智能發展,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望。

(責編:易瀟、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