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引導智庫進一步高質量發展

徐曉明
2019年05月29日07: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圍繞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斷引領、推動、支持新型智庫建設,我國智庫建設趕上了大發展的春天。同時,各地在支持智庫建設方面持續發力,一個千帆競發的智庫建設良好生態正穩步形成。

  奮進新時代,我國智庫尤其是高端智庫的決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從全方位建言“十三五”規劃,到助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再到把脈全球發展大勢,我國智庫對內致力咨政建言、聚焦改革發展,對外展示中國方案、傳揚中國聲音,取得了一系列智力成果,為服務決策和服務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然而,智庫建設在蓬勃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需要我們引起重視、尋找對策,引導智庫進一步高質量發展。

  智庫發展要避免形式主義。有些智庫很少給出真正有用的政策建議,很少提供國家決策迫切需要的智慧支持,這顯然脫離了智庫的定位與職責。智庫不是一個“筐”,不是什麼機構都可以往裡裝,智庫建設要避免“有庫缺智”的形式化傾向。

  智庫的核心競爭力是思想創新。有些智庫研究給政策做注釋解讀多,提出決策支持預案少,缺乏對重大問題戰略研究的前瞻性,存在決策咨詢“不解渴”“不到位”的情況。智庫研究不僅要有“想政府之所想,解決策之所需”的善謀本領,還要不斷強化“想政府之所未想,解決策之所未需”的遠謀能力。

  智庫研究需要鼓勵聚力合作。目前,部分智庫的相關人才和研究力量各自為戰,缺少跨學科、跨部門的大團隊協同。面對具體現實問題的復雜性,智庫需要集中各方優勢力量開展組團研究,倡導“所用而非所有”的人才使用理念。例如共建“一帶一路”的主題研究,不僅需要經濟學者、外交學者、政治學者、文化學者,也需要歷史學者、生態環境學者等集思廣益,才能生產出有價值的智慧產品。

  智庫研究需要扎根實踐。有些智庫人員偏好在書齋裡開展研究,缺乏足夠的實踐和調研,所提供的研究成果發揮決策參謀的影響力有限。智庫應該以現實問題為導向,與施政部門建立“謀”“策”的互動關系,為“策”而“謀”,出“謀”為“策”。這就要求智庫研究必須立足現實問題,大幅提高智庫成果轉化為決策咨詢的實用性。

  智庫運行離不開創新管理。在一些智庫內部治理上,還存在運行機制不夠靈活,成果評價不夠科學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智庫健康有序發展。建議對智庫的人員、經費、項目運行採取靈活高效管理辦法,充分調動專家團隊積極性,賦予智庫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進行制度創新,鼓勵智庫向組織多樣性、發展多元化成長,進而形成智庫建設的長效發展機制。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時代呼喚智庫大有作為,我們當始終秉持咨政報國的情懷,不斷增強善謀遠謀的本領,大力弘揚求實創新的精神,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智庫管理處副調研員)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29日 05 版)

(責編:易瀟、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