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哥”的電商路:1年賣了150多萬元白牦牛肉產品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的需求更加精細多元。適應消費需求變化,新的服務供給也不斷增加,許多新職業、新業態應運而生,對帶動就業、擴大內需和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天起,本版推出“經濟聚焦·新職業看新需求”系列報道,通過觀察新職業工作者一天的工作,來透視其背后的新興消費領域和相關市場潛力。
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白牦牛的主產區。白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寒地區,因其種質資源珍稀而被冠以“草原白珍珠”美譽。
然而,多年來,天祝白牦牛並不為大眾所熟知。自2017年開始,天祝縣抓住創建電子商務綜合示范縣契機,大力扶持、發展電商企業銷售白牦牛肉、中草藥、藏式手工藝品、野菜等當地農特產品。不少當地人投身到了電商發展的大潮中。“淘寶主播”張興盛,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淘寶“雙11”期間,他的白牦牛肉制品銷售額高達110多萬元。如今,張興盛在天祝電商圈已經大有名氣,“牦牛哥”的綽號也隨之擴散開來。
難舍親情,返鄉創業
“各位粉絲們,大家早上好!我是‘牦牛哥’,幾天不見,你們又吃了哪些好東西呢?”上午9點,張興盛准時坐到攝像頭前,開始了直播。
張興盛今年34歲。2009年大專畢業后,他進入東部地區一家飛機制造企業工作。“工作內容主要是加工模具,我在那兒干了7年,月平均工資在6500元左右。”張興盛說,但長期在外,他常常覺得孤獨。“我讀高一時,父親去世了。哥哥很早就外出打工,家裡就爺爺、媽媽和我。”
2013年7月,爺爺病故。一得到病危消息就往老家趕的張興盛,最終還是沒能見上爺爺最后一面。“子欲養而親不待。差不多就是那個時候,我打算辭掉工作,回到家人身邊。”
3年后,2016年7月,張興盛終於做通家人工作,回到天祝開始創業。同年9月,他注冊成立甘肅省艾特牛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最開始,就想賣賣白牦牛肉、人參果和藜麥等當地農產品,沒有什麼特別清晰的規劃。”
反復比較之后,張興盛最終選擇了白牦牛。“一是我在天祝生活時間很長,對這個行業有所了解﹔二是我的舅姥爺、哥哥就是干白牦牛肉收購、加工的,他們也想借助電商拓寬銷路,我們能夠互補。”
張興盛的直播間並不大,不過四五平方米,布置得卻很溫馨。“我們現在一周保持4場直播,一場直播2小時左右,時間大概在周二到周六晚上。”但時間長了,張興盛總覺得遇到“瓶頸”:圍觀人數少、粉絲及顧客轉化率低。思考良久,他決定“玩點特色”——到牦牛肉加工車間、高山草原和牧民家裡做直播。
缺乏經驗,走過彎路
10點38分,直播間同時在線觀看人數終於突破了1000人,點贊突破了50000次。張興盛長出了一口氣。
“歡迎第1000名朋友,我們現在開始抽獎,大家可別把手機屏幕點破了!”
上午的直播,張興盛和隊友輪番上陣,既介紹產品和優惠措施,又跟粉絲互動,說得口干舌燥。“總體來看,我們的直播與最初相比已經有了明顯進步,但缺點還是比較明顯。”
張興盛選擇做直播,一方面是因為做電商網站時“摔過跟頭”,另一方面是受網友啟發。
“最開始,我一口氣在淘寶和微信等電商平台上開了3家網店。”張興盛告訴記者,2017年3月,經不住第三方外包人員的勸說,他先后花了10多萬元,開通了“實力商家”認証,又買了“牦牛肉、生鮮牛肉、牛肉干、牛肉”等七八個關鍵詞。
“想讓專業人干專業事,於是又出了5000多塊錢找人代運營。”讓他沒想到的是,代運營方表面上遵規守紀,但其實是雇佣水軍刷單。2017年5月,違規行為被平台查獲,張興盛的店鋪被關閉兩個月,損失了近3萬元。
“前期累計投入15萬元,幾乎把之前的積蓄全部搭進去了。”出師不利,張興盛一度非常消沉。“后來和認識的幾個網友聊天,無意間說起自己是賣白牦牛肉制品的,一個網友說很想吃,讓我給他快遞一點。”張興盛說,他靈機一動,干嗎不自己上陣推廣產品呢?
說干就干,2017年6月,張興盛開通了淘寶直播間。“第一場直播,聊了兩三個小時,直播間就進來了十來個人。”當時,張興盛是公司的光杆司令,既當老板又干伙計。“我就去看其他的大主播是怎麼跟粉絲互動的,邊看邊學。”
直播了十幾天后,張興盛終於做成了第一單生意。“買家是長沙的,要了2袋鹵香牦牛肉。”為了感謝人家,他特意發了3袋。“當時,我還不知道怎麼設置優惠券、怎麼抽獎,純粹是一種‘愣頭青的土味直播’,完全靠自然流量。”
政府扶持,漸入佳境
“這裡,就是我們的加工車間。師傅們正在包裝牛肉粒。”上午11點半,穿上工作服、戴好頭套、口罩和鞋套,張興盛走進車間開始直播。“大家仔細看,我們這個車間是全密封的,所有的工人都是像我一樣全副武裝。”
這是張興盛第一次走進加工車間直播,效果還不錯,直播間人數不一會兒就漲到了2000多。從車間出來,張興盛三步並作兩步跑進了公司食堂。在餐桌上,一大桌子用白牦牛肉制作的美食熱氣騰騰。
“我們現在是在拉毛大哥的牧場!”鏡頭掃過,上百頭白牦牛悠然自得地啃著草料,蔚為壯觀。下午3時許,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張興盛趕到了天祝縣鬆山鎮牧民拉毛家中,兌現了帶粉絲實地看牦牛的承諾。
當天,張興盛一直直播到晚上9點多,銷售額達12430元。
2017年,在天津、甘肅兩地商務部門牽線下,天津伍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天津市優秀電商企業代表來到了天祝,為當地“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出謀劃策。
“我認識張興盛是去年8月,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他有相對健全的電商團隊,而且有網銷經驗,所以一拍即合,9月中旬就開始合作。”伍創電商副總經理牛鍇說,雙方迅速制定計劃,決定將張興盛打造成白牦牛網紅。
去年“雙11”期間,牛鍇幫助張興盛聯系了一位名氣很大的網紅進行了嵌入式直播。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裡,產生了7200份訂單,最終實際發貨5600多份,銷售額高達80多萬元。與此同時,張興盛自己直播了20多場,累計銷售額達110多萬元。
張興盛說,經過一年多來的摸爬滾打,他覺得自己差不多找到了電商主播的門道。“去年全年,我們的銷售額是150多萬元。通過與那麼多網友互動,我感受到了中國消費的強大活力,他們更重視東西好不好,而不那麼重視價格。直播能讓網友看見真材實料和原產地生態。今年,我相信我能做到翻一番,賣出300萬元。”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08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