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打卡閱讀”是方式不是目的(牆內看花)

張 凡 宋園園
2019年04月21日17: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打卡閱讀”是方式不是目的(牆內看花)

  隨著世界讀書日的臨近,各地圍繞閱讀開展的活動相繼掀起熱潮,相關話題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伴隨網絡技術以及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人們對於信息的“獲得感”和“掌控力”大大加強,很多人不費吹灰之力便可獲取所需的信息或資訊。“碎片化閱讀”的利與弊,是近年來爭論比較多的話題,總體來說,大家認為弊大於利,而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閱讀的淺層次、不完整和斷斷續續。

  針對“碎片化閱讀”存在的問題,當下不少讀書軟件推出“打卡閱讀”,並很快在網絡社會中形成一股風潮。“打卡閱讀”,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每天有規律的、有固定數量的閱讀來積累完成較為完整、持久、深層次的閱讀。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保持許多人難以為繼的閱讀習慣,保証閱讀數量,但閱讀質量仍然因人而異。

  比如在閱讀趣味上,像《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百年孤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中外經典名著,雖說藝術價值很高,但當下真正閱讀過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而“霸道總裁愛上我”“花千骨”之類的網絡“爽文”卻擁有大量的粉絲和大批的流量。再比如在閱讀形式上,“打卡閱讀”主要還是靠自覺,如果人們無法在內心深處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就算用打卡的方式閱讀經典或名著,也很難堅持下來。

  所以,不妨將“打卡閱讀”看作是敦促人們保持閱讀的方式之一。堅持“打卡”的人當然可以收獲並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能感受到堅持閱讀給自己帶來的一系列變化,而“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式“打卡”或是“為了打卡而打卡”的人,大概就要與閱讀之樂失之交臂了,也終究無法理解主動保持閱讀習慣的價值及意義。

  信息來源和交流大勢已變,許多人閱讀耐心正在日漸消減,特別在短視頻、公眾號推文等碎片化閱讀語境之下,絕大多數人無法以足夠的耐心去花上一周、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用心閱讀一部經典或名著。“碎片化閱讀”的社會現實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改變,或許會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改變。盡管這樣,我們依然要不斷地尋找各種方式,幫助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遠離手機,比如從小培養閱讀興趣,比如將圖書館服務做得更加深入。總而言之,通過閱讀,吸收和傳承人類偉大實踐的各種經驗,獲得心靈和精神成長。

(責編:董思睿、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