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有效拓展數據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何鼎鼎
2019年04月02日07: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日前,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在“數據:有待開發的巨大資源”分論壇現場,嘉賓們被問及這樣一個問題:若將來非常充分的數字化社會能以10分計,今天的數字化程度能打到幾分?來自海內外、不同行業的嘉賓紛紛給出自己的分數,幾乎都集中在1—3分。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對數字化的未來,有著大體相似的感覺:數字社會的輪廓,一眼望去難見邊界。這種感覺,首先來自於日常生活。當衣食住行、運動醫療等信息逐漸被數據化,“數據人”的眉目越來越清晰,數字社會已經可感可知。與此同時,這種感覺也建立在環環相扣、不斷延伸的技術鏈條之上。現實中,從大數據到物聯網,從雲計算到邊緣計算,數據產業方興未艾,技術正在不斷拓展想象力的邊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毋庸置疑,數據是一座富礦。今天,“數據官”在企業中的地位持續提升,“數據力”影響了傳統的統計與認知﹔大數據的應用,已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升級為挖掘商業機會、提供決策輔助。在博鰲,一家公司的負責人說起20年來探索數字化的心路歷程,也頗為感慨:早年看市場好不好,是派業務員到工廠銷售部門口看車輛多少,很原始﹔10年前,學著雇用專業人士做數據收集,積累了一些系統性的數據﹔近幾年,邁入大數據時代,比如利用衛星觀測全球儲油罐高低,估測原油和成品油庫存。可以說,在一個“萬物皆數”的時代,數據正從“說”到“用”,從數字變為創新。當前,圍繞數據的開發與利用備受矚目,誰能有效拓展數據應用的廣度和深度,誰就能佔據競爭的制高點。

  數據象征著科技感,也展現著安全感。最近,“數字孿生”技術受到關注。在博鰲,人們對這一前沿科技也表示出濃厚興趣。如果確實存在一架與物理世界飛機相對稱的數字孿生飛機,讓每一個零部件的信息都可感知,那麼,針對飛機的異常分析與預防性維修,都將變得更加容易。當然,有些設想目前看還停留在概念層面,仍需要物聯網等技術的實質性突破。此外,數據社會的發展也並非在真空中。數據之外有前沿科技,更有法律、倫理與規則。比如,無人駕駛領域似乎就存在這樣一個安全悖論:無人駕駛汽車不在實際道路上跑,就難以進行海量數據採集﹔但要允許它自由暢快地跑起來,首先得有海量數據証明其安全性。

  這促人思考:數據究竟該如何為我所用。今天,對數據的深度挖掘漸成趨勢,對數據的充分共享深入人心,但縱觀全球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規則制定卻遠遠落后於實踐。共享的邊界在哪裡?個人隱私數據是否應有不同層級?不少問題依然處在討論之中。當然,一些共識性原則也在形成。總體而言,對數據的態度應當體現一種平衡:既需要數據流動,也需要數據保護﹔數據應該共享,但不能超越界限﹔科技企業需要更好自律,但健全法律規制同樣能推動其更好發展。

  今年發布的《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競爭力2019年度報告》顯示:隨著數字經濟發展迅速,亞洲經濟體都很重視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借助互聯網平台提高開放聯通水平。可以說,這是亞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新亮點。18年前,博鰲亞洲論壇為應對“后亞洲金融危機時代”而生,人們在這裡討論亞洲向何處去。如今,曾經的諸多風險在發展中得以解決,新的發展課題不斷增加,亞洲展示出前所未有的競爭力。搭乘數字化的快車,把握“共同命運 共同行動 共同發展”這一主題,亞洲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2日 05 版)

(責編:畢磊、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