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生鮮電商爭奪社區菜籃子

馬婧
2019年03月26日08:1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生鮮電商爭奪社區菜籃子

近日,來自美團的消息顯示,“美團買菜”App即將入局北京社區生鮮零售領域,該業務計劃將於3月底在天通苑、北苑兩大社區進行推廣。在此之前,盒馬、每日優鮮、物美也都重金投入生鮮配送,這使得社區“菜籃子”的爭奪戰急劇升溫。

巨頭盯上社區生鮮

“美團買菜”被認為是美團繼掌魚生鮮之后,在社區生鮮電商上的再度加碼。

今年1月,“美團買菜”App正式開通,當時的服務范圍僅限於上海周家嘴服務站周邊1.5公裡內。據介紹,“美團買菜”以“生鮮電商”和“社區化服務”為切入口,能夠實現“便宜好菜,最快30分鐘送上門”。

記者從App端看到,“美團買菜”切入的品類主要為新鮮蔬菜、水果、肉禽蛋、海鮮水產、米面糧油等一日三餐食材。線上很多食材都在打折,350克的生態青菜打完折隻需要不到1元錢,1斤花菜不到2元錢,同時新注冊的用戶還會得到38元的優惠券。除此之外,美團買菜推出的“今天吃什麼”欄目提供了上百種食譜,根據每一份食譜准備所需食材,用戶可直接在App上打包購買。盡管上海試水時間還很短,美團仍急切地打算將其買菜新業務復制到北京。

認准社區“菜籃子”的電商平台並不隻有美團一家,之前,社區生鮮領域的市場份額受到諸多品牌圍攻。一方面行業巨頭阿裡旗下盒馬生鮮、騰訊旗下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等電商平台紛紛布局生鮮市場﹔另一方面物美、京客隆、家樂福等傳統商超也加大了生鮮上門配送服務,分食社區生鮮零售市場。

盡管外賣已經解決了白領一族部分需求,但下班之后想自己做頓像樣的晚餐卻是有些奢侈的願望,因為家門口的菜店往往到傍晚已經沒什麼新鮮的菜可選。尤其伴隨著路邊小菜店和農貿市場的升級,市民購買生鮮的價格水漲船高,網上生鮮的性價比也變得更有吸引力。

實際上,生鮮市場的規模一直都極具增長潛力。2013年開始,生鮮市場每年都以6%的速度增長,2018年生鮮市場的交易規模逼近2萬億元。尤其“買菜”這個環節,可能是目前電商最具潛力的細分領域。

網上“菜籃子”難敵實體店

“你們網上平台賣的‘綠殼’雞蛋這裡能買到嗎?”在北京車客家園雙榆樹西裡店,家住附近的陳先生詢問店員。“車客家園”是中關村街道引進的生鮮O2O平台,得益於“互聯網+原產地+社區”的菜籃子新模式,居民前一天在平台上下單,第二天包裝好的蔬菜就會從蔬菜基地直接送到小區。

記者走訪發現,店裡擺放著數量不多的各類蔬菜,店裡挑選生鮮產品的以老年人居多。據店員介紹,3月22日一天共收到38筆線上平台訂單,“通過線上平台預訂蔬菜的以年輕人為主,相比之下還是來實體店買蔬菜的客人更多”。

這也是大多數社區生鮮零售的現狀。越是喜歡自己動手做飯的家庭,越依賴實體店購買生鮮。而能接受網上“菜籃子”的年輕人,往往是做飯頻次很低的群體。

BCG咨詢和阿裡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生鮮消費趨勢報告》中印証了這一點,“到2020年,中國的生鮮消費市場仍將以線下為主,線下渠道將佔據75%至85%的市場”。

市場培育期還需要多久?

受制於消費者的生鮮消費習慣、冷鏈物流缺失、高昂配送成本、農產品附加值低等多種因素,大多數生鮮電商盈利能力較弱。2016年開始,生鮮電商領域噩耗頻傳,美味七七、社區001、后廚網、許鮮網等生鮮O2O紛紛倒閉。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虧損,7%是巨額虧損,隻有1%盈利。

生鮮產品難以標准化,成為了制約生鮮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社區生鮮電商被看做是生鮮電商的救命稻草。與傳統菜市場相比,社區生鮮電商配送快、安全可追溯,尤其以每日優鮮為代表的集中採購模式,使得網售生鮮的價格與實體店的價格差距在縮小。

記者獲悉,目前“美團買菜”在北京處於市場摸底階段,兩大推廣社區天通苑和北苑,都有大量白領聚集,消費能力不弱,對網購生鮮的接受程度相對較高。但總體看,社區生鮮電商要改變人們長期養成的傳統買菜習慣,還需要較長的市場培育期。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第三隻眼看零售”調查顯示,大部分社區生鮮店依然處於靠促銷吸引用戶的階段,這使得其毛利率遠低於實體零售店。

(責編:易瀟、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