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機場安檢全程“刷臉”暢無憂

雍 黎
2019年03月01日09:11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機場安檢全程“刷臉”暢無憂

  全國首個僅出示一次証件、全程“刷臉”安檢通關系統及其應用流程獲得了民航管理部門認可。近日,記者從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獲悉,由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智能安全技術中心、智慧航安公司和呼和浩特白塔機場聯合研發,民航反恐技術聯合實驗室提供論証評測支持的“人工輔助驗証智慧安保系統”,已通過中國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批復核准,正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白塔機場進行試運行工作。

  多項技術實現通行效率極大提升

  據了解,目前系統在白塔機場內試運行,並圍繞幾個關鍵節點展開。在兩條國內出港安檢通道前配備了具有國際領先人臉識別技術水平的自助驗証閘機,旅客隻需刷一次身份証,8秒內就可自助完成人証票核驗,進入安檢通道。之后安檢通道的身份復核、登機口的旅客信息復核都可以“刷臉”完成。

  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智能安全技術中心主任石宇解釋,以往步入安檢通道的旅客,在通過金屬門前,需要再次將登機牌、二維碼等交給工作人員查驗。而在這個系統中,當旅客步入安檢通道,在金屬探測門前進行等待時,動態人臉識別設備會對旅客的人臉進行抓拍,在后台進行復核,即復核該旅客是否已通過前置的人証票驗証。復核通過,綠燈亮起,旅客通過金屬探測門。全程無需再出示登機牌、二維碼,“在自助驗証閘機處抓拍的現場人臉照片就是旅客的數字化安檢驗訖標識。”

  走入白塔機場在10號登機口,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們多了一個智能人臉識別比對“伙伴”,系統上的攝像機會抓取旅客人臉照片,復核該旅客是否符合登上該次航班的條件,復核成功,綠燈亮起,旅客准予登機。經現場試運行統計,通行效率得到極大提升,降低了機場人力成本。

  試運行為未來差異化安檢打下基礎

  “該系統推動了安檢流程由人工驗証崗變為人工輔助驗証崗,在全國尚屬首個,將於3月底在白塔機場全面上線。”石宇介紹,該系統同時也是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機場安檢智能識別系統”項目的研究成果,針對反恐領域,民航反恐技術聯合實驗室還提供了論証評測支持。其中,項目中研發重點產品“民航安檢人臉識別輔助驗証系統”截至去年8月已累計示范應用於國內70個機場的618條旅客安檢通道,覆蓋了全國60%以上的重點機場,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是社會反響。其中,廈門高崎機場啟用該系統后,僅6天就連續查獲9宗企圖持用他人証件乘機事件。

  民航反恐技術聯合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7年的單點人臉識別試驗應用開始,我們就積極研究和推進全流程‘刷臉’通關新模式的試驗應用。目前,實驗室在民航西藏區局、呼和浩特機場、白雲機場等7家單位建立了科研實驗基地,初步建立了產學研用科研工作模式。在與中科院重慶院科研合作過程中,發揮實驗室行業專家委員會和技術委員會作用,圍繞安檢模式創新工作,對新技術應用工作方案進行了反復研究和論証。”

  本次試運行過程中,實驗室對新流程技術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了驗証評估技術支持,而新模式的試運行也為今后差異化安檢打下了新的試驗基礎。(記者 雍 黎)

(責編:易瀟、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