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網上社交禮多人不怪

龐  晟
2019年03月01日07: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懂禮儀”,這句話絕不隻適用於現實生活,虛擬網絡世界也需遵循。“最反感的微信好友”剛剛上了熱搜話題,網絡社交禮儀再次成為討論的焦點。隨著各大網絡社交平台的出現,用戶的社交方式有了嶄新的變化:從以往的見面打招呼,到現在足不出戶就可聯通異地網友。線上社交正日趨常態,網絡社交禮儀也變得越發重要。

  當前,互聯網上並沒有固定的社交禮儀范本,但網友集思廣益,不斷總結出一些需要注意的網絡社交行為。以微信為例,包括有話直說,不輕易找人點贊、投票、搶票、砍價等﹔不要直接發起視頻聊天請求,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否方便接聽﹔能用文字盡量不用語音﹔不把群聊當成私聊小窗,以免影響到其他群成員感受等。不難看出,令人反感的網絡社交行為都有一個特點:忽視了人際交往的邊界,打擾到了他人。試想,假如這些行為發生在現實交往中,也會被人“拉黑”。

  網絡是虛擬的,但網線背后的人是真實的。實際上,對於一個網絡社交平台,溝通順暢與否最終還是取決於使用者。線上交流的確打破了空間的限制,極大地提高了溝通效率,但網絡交流畢竟不像面對面溝通直接。見面談話,雙方的語氣、表情都能一目了然,肢體動作、語言狀態都能及時反饋信息。而網上交流,更易產生理解偏差。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人們更要重視網絡社交禮儀,“禮多人不怪”。

  另外,也不用刻意將網絡社交與現實社交區別對待。社交平台上的好友關系和現實的社會關系多有重疊,他們是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你有多重視現實中的社交關系,就得多注意自己在網上的言行舉止。客觀來講,網絡社交就是現實社交的一種延伸和擴展。在網上,如果不注意基本的禮儀修養和底線,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網上社交,人們不僅要在“克己復禮”上多下工夫,還要有包容心。每個人的社交習慣不同,在了解了對方的“雷區”后,盡量包容和規避。比如,明知道對方對“哦”“呵呵”等網絡用語有負面理解,那就要提前避諱。當然,還有專家認為,身處網絡語境中,要隨時跟隨網絡文化動態來調整自己的觀念,不落后於潮流,也是社交禮儀水平的體現。

  由於網絡社交行為缺乏嚴格的把關、互聯網本身又具有高度開放和共享的性質,網絡社交環境下的信息及行為方式勢必良莠不齊。要想塑造健康的網絡社交生態環境,光從個人層面加強道德修養、禮儀規范的約束還不夠,還需多方努力。對平台而言,要對使用者有“明文規定”的交往禮儀引導﹔在國家和社會層面,對於一些有違法傾向的社交行為,需立法加以規范。

(責編:易瀟、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