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40年·改革印記”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

中關村創業大街:“中國硅谷”的時代嬗變

人民網楊波
2018年12月22日17:37 | 來源:人民網-IT頻道
小字號

  “在硅谷,創業者可以通過發郵件注冊公司﹔回到北京才知道,掃描二維碼,不但能注冊公司,還能享受財稅籌劃、知識產權、金融支持等為初創企業提供的各種資源與服務,‘互聯網+雙創’的服務模式太方便了。”從硅谷回國的王寧沒想到,一個二維碼會成為自己創業的第一塊引路石。登錄中關村創業大街服務大廳,掃描“碼上辦”二維碼,選擇相關的服務項目,簡單幾個步驟,王寧很快就完成了企業注冊的准備工作。  

圖注:中關村創業大街服務大廳的“五証合一”服務窗口。(楊波 攝)

  小小的二維碼,集成與對接的,是線下中關村創業大街幾十年來積澱的孵化資源和政策資源。從“科技人員下海第一人”陳春先燃起創業之火,到聯想、用友、新浪、百度等一批民營科技企業拔地而起﹔改革開放后,從海澱鎮(中關村前身)商業街到圖書一條街,再到如今創業服務機構星羅棋布,40年來,這條長僅220米的中關村創業大街,不斷升級,不斷“長大”,見証了中國民營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見証了科技人員下海、個體戶開店、互聯網興起等一撥又一撥的創業大潮。

  

圖注:創業大街位於中關村的核心地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屬於海澱鎮,中國書店、昊海樓是大街北門的地標。(楊波 攝)

  從“下海”到“創業”

  難忘1978年的冬天,十一屆三中全會舉行,一聲改革開放的驚雷,讓無數科學家迎來了人生和事業的轉折點。

  第二年,在一次北京市科協舉行的交流會上,中科院研究員陳春先發出了這樣的聲音:“經濟要發展,就要搞技術擴散。應該把科學技術和人才從高密度區域向低密度區域擴散,像把墨水滴入水杯一樣,擴散開,把水染藍!”“要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硅谷’!”

  “中國硅谷”,這聲呼喚,如同預言將中關村的未來一語中的。1981年,陳春先做了一件當時“驚世駭俗”的事情——下海,在中關村創辦了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這是中國第一個民營科技公司的雛形,他開科研人員創業之先河,被譽為“中關村第一人”。

  

圖注:聯想最初創立於中關村的一間小平房裡。(畢磊 攝)

  敢為天下先,是中關村第一批創業者留下的寶貴基因。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上,聯想的第一間辦公室赫然在目:就是在中關村這間灰白色的小平房裡,柳傳志拿著20萬元初始資金,頂著巨大壓力,開始了聯想的創業之旅。

  “我剛出來創業的時候,什麼是企業,什麼是市場經濟,不但一概不知,而且沒有教科書可循,沒有人可以指點。”回憶這段創業史,柳傳志如此說道。

  當陳春先、柳傳志在邊上的“電子一條街”艱苦創業的時候,當年的中關村創業大街隻有一條土路,主要是國營的商店。創業大街聯合黨委常務副書記陳洪渭,1985年畢業后分配到北京工作,“那時候沒有創業一說,敢於辭職下海的是大家眼中的‘異類’,100人裡面都不會有1個。”

  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新技術公司在中關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今天創業大街的東邊幾百米外,早在八十年代就形成了國內最大的計算機與電子產品集散地,聯想、用友等中國第一批民營科技企業在此萌芽,出現了漢卡等名震一時的產品。這些從中關村走出的創業先行者,大都成為了推進中國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

  1988年初,《人民日報》刊登《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調查》,肯定了中關村的創業探索。正是這份報道,促成了我國第一家科技園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的成立,也決定了中關村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的未來發展之路。

  從圖書城到互聯網創業潮

  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南入口,有一塊“中國海澱圖書城”的牌坊。上世紀90時代,中關村迎來了新一波創業浪潮,這條街道不僅接受過國家領導人視察,更因與圖書結緣成為北京市的特色商業街之一。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開啟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熱潮。春江水暖鴨先知,面對90年代百姓對知識需求的快速增長,中關村附近的高校出版社在創業大街紛紛開設“讀者服務處”,第一批民營書店也在這裡蓬勃扎根。

  

圖注:海澱圖書城老照片。(圖片來源:海澱檔案館)

  陳洪渭見証了“圖書城時代”的輝煌時刻:“街道兩旁70%的店面都是書店,周末一天的最高人流有10萬人,中午下樓吃碗面,排隊都要排半個多小時,人太多了。”

  

圖注:海澱圖書城曾經是中關村的著名商業街。(圖片來源:海澱檔案館)

  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全球互聯網,新一批創業者也走上了中關村的舞台。這一時期,李彥宏、張朝陽回國創立了百度和搜狐,四通利方合並成了新浪。圖書城邊上的理想國際大廈,就曾經是百度、新浪的運營總部,一度堪稱中國互聯網的“心臟”地帶。國內的第一批電商網站,最初的生意也恰恰就是在網上賣書。當時很少有人能想到,這些互聯網創業者的出現,將在若干年后徹底改變了海澱圖書城乃至中關村的發展軌跡。

  中科院計算所93級碩士研究生、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第一任主任毛偉清晰的記得:90年代,班上同學第一選擇是出國深造,第二選擇是去“鐵飯碗”單位。直到1999年前后,互聯網的第一波創業浪潮興起,投身創業和去互聯網公司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

  

圖注:90年代中后期,中國的第一批互聯網企業瀛海威、四通利方(新浪前身)就在海澱圖書城附近誕生。(圖片來源:海澱檔案館)

  1999年6月,國務院要求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2009年3月,國務院做出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大戰略決策,要求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至此,“中關村”成為中國高科技產業的代名詞,而千千萬萬創業者的命運,也與互聯網聯系到了一起。

  從咖啡店搭起創業大舞台

  2013年3月,北京市海澱區提出打造創業孵化一條街,聚集高端創新創業要素。海澱圖書城正式開始業態調整改造,優化空間環境,全面向創新創業服務業態升級。

  

圖注:今天的創業大街南口依然保留著海澱圖書城的門樓和牌坊。

  跟中關村的第一批創業者的“下海”經歷相似,創業大街的轉型也是應勢而動。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上購書、電子書逐漸成為潮流,海澱圖書城的人氣大幅衰落,轉型勢在必行。

  對於大街的轉型過程,陳洪渭印象深刻:曾經一度想學三裡屯,干脆改成酒吧街,供周邊的互聯網和IT公司員工消費,但街坊們都覺得跟中關村文化的氛圍不符。“考慮再三,我們引入了雕刻時光、車庫咖啡,創業大街終於從咖啡店邁出了第一步。”

  花上二三十元錢,來一杯咖啡,就可在這兒工作一天,還能認識的志同道合的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來大街的人大都有一個共同點:年輕、高學歷、朝氣蓬勃,這就是今天創業大街的用戶畫像。 

圖注:創業大街上的“創業會客廳”,這是國內首個一站式創業服務平台,目前能提供線上線下9大類創業服務。(楊波 攝)

  2015年5月7日,創業大街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李克強總理,除了“入鄉隨俗”地喝咖啡,李克強總理還與正在接受創新創業培訓的學員們聊圍棋,鼓勵賣牛肉米粉的大學生創業者……

  方向對了,路子就寬。在創業創新的春風下,依托“創業會客廳”,大街的轉型步入了快車道。從2013年開街到2017年,聯合入駐機構累計孵化創業團隊2921家,融資額超270億元。平均每周舉辦約24場活動。

  年輕一代的創業者伴隨改革開放長大,他們不再需要像陳春先、柳傳志等前輩一樣為了辦營業執照而“過五關斬六將”,他們也不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創業。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可以跟硅谷無縫接軌﹔他們具有更雄厚的經濟基礎與知識儲備,他們享有更完善的公共服務及更寬鬆的社會環境。

  

圖注:創業大街自2014年開業后,迅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創業者目光,這是今年一次活動上海外創業者在交流。(楊波 攝)

  佳格大數據創始人張弓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80后,2015年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辭去了美國航空航天局這份“鐵飯碗”工作,從硅谷回到中關村,在創業會客廳的支持下,開始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如今,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已經在智慧農業領域闖出一片天地。

  “這條街的歷史,既是中關村的歷史,也是改革開放40年的民營企業創業史。創新創業已成春潮,新的力量在增長,中關村的創新因子不會止步。”創業大街負責人姚宏波總結到。

  故事依然在延續。40年來創業創新文化的積澱,民營科技企業集聚、創客大軍薈萃、各種要素碰撞、創新孵化機構勃興,成就了中關村今天的輝煌。一個更加開放、創新的中國,將帶來無限機會與希望。 (人民網 楊波)

(責編:畢磊、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