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5G商用仍“遮面” 6G研究已“露臉”

姚翀
2018年11月15日08:20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5G商用仍“遮面”,6G研究已“露臉”

2018年下半年以來,5G在應用層面的成果已日漸增多。就在一些人對於5G還感到相對陌生的時候,6G“出現”了。近日,我國6G研究計劃首度“露臉”。

6G研究今年啟動

近日,工信部IMT-2020(5G)無線技術工作組組長粟欣對外透露,6G概念研究將在今年啟動。

據了解,未來6G技術推出后,理論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TB/s,預計2020年將正式開始6G技術的研發,2030年投入商用。從這一時間進度可以看出,6G網絡確實還比較遙遠。

粟欣透露,今年啟動6G概念研究,調研還有哪些需求是5G滿足不了的,未來的通信網絡將是多層次的,2G、3G、4G、5G、6G並存。“啟動6G研究跟5G的商用並不矛盾。過去往往也是交疊的狀態,一般是上一代准備商用,下一代就開始做研究了。”

5G牌照已在路上

有調研表示,從2010年到2020年,預計至少有1000倍的無線通信業務量增長。實際上,現在4G應用的一些技術,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出來了,但當時器件的發展跟不上,不能形成有效支撐,所以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到近幾年才實現。

“1G到4G是面向個人通信的,5G是面向移動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隨著5G的出現,移動邊緣計算將得到更大的普及,一個5G系統是計算和通信融合的系統。5G峰值速率上是4G的30倍,用戶體驗數據是10倍,移動性是1倍左右,無線接口延時1小時,100萬個傳感器,流量密度提高100倍,簡單來說,5G就是把第一代蜂窩通信做得更密,容量更大。5G將護航自動駕駛。”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世界互聯網大會表示。

鄔賀銓在會上透露,最快於今年年底,我國就有可能發放5G的牌照。

5G牌照的發放時間,從今年上半年以來就備受關注,當前,工信部仍未對外宣布相關信息。目前除中國外,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國家和地區也在進行相關的概念設計和研發工作。我國5G的時間表是2019年預商用,2020年商用,從這個時間表來看,5G牌照的發放應該已不遠。

5G應用已“露臉”

近日,中國聯通5G創新中心(深圳)、中國聯通(廣東)5G應用創新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據了解,創新中心及實驗室將進一步加強廣東聯通與行業領軍企業的合作,共同研發5G創新業務,培育5G示范應用。

在成立儀式上,廣東聯通與騰訊、比亞迪、富士康、大族激光、雪鐵龍、華龍訊達、華星光電、宏電科技等8家企業簽署5G創新應用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簽約企業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本著“信息共享、協同創新、產業聚合、聯合推廣”的原則,在5G技術驗証、5G創新應用、5G生態圈構建、5G業務孵化等領域展開重點戰略合作。

記者獲悉,目前廣東聯通已與30多家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開展5G應用試驗,在5G行業領域形成“雁陣式”創新梯隊。在現場,廣東聯通首秀了5G的諸多應用。在智慧城市方面,廣東聯通展示了基於高帶寬的無人機高清視頻圖像回傳,並與AI人臉識別技術相結合,實現城市3D建模,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在智慧交通方面,展示了依托5G網絡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和高可靠特性實現的遠程智能駕駛,帶來全新的交通出行體驗﹔在智能制造方面,實現設備感知與聯網、生產管理和服務的在線實時精准控制﹔在智慧生活方面,則是16路4K高清視頻的直播、VR、AR技術的應用,在智慧物流方面,展示了基於5G低時延的特點,無人機在空中便捷投遞。

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慧鏑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透露,中國移動在明年上半年會推出5G手機首批中國移動自主品牌的5G終端產品。按照計劃,中國移動2019年預商用5G,在2020年商用。

5G短期內難言回報

面對5G的到來,有消費者在網上評論中表示,“個人感受4G已經滿足了我的需求,並且一個月40G的流量90%都用不掉,對於5G,我想不到更多的需求點。”

除此之外,按照此前公布的我國5G網絡商用時間表,明年我國將實現5G預商用,2020年5G將正式商用。業內人士保守測算,三大運營商共計要對5G投入達1.2萬億元,此前對4G的累計投資約8500億元。對於規模巨大的投資,回報期也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根據國際通信標准組織3GPP的定義,5G將帶來三大應用場景:eMBB大帶寬:下載速率理論值將達到每秒10GB,是當前4G傳輸速度的10倍﹔uRLLC低延時:5G的理論延時是1毫秒,是4G延時的幾十分之一,基本達到准實時水平﹔mMTC廣聯接:5G單通信小區可以連接的物聯網終端數量理論值將達到百萬級別,是4G的十倍以上。

對於5G投資的回報,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大帶寬應用場景就是指流量消費,但現在中國的移動電話普及率已經高達110%,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連年下降,2018年1-9月降幅達到64%,由於運營商之間價格戰,流量收入即將見頂。

“廣聯接應用場景,現在mMTC的ARPU值還隻有幾毛錢,而運營商在人跟人通訊方面的ARPU值大約在50元左右,相差約一百倍,收入水平還非常低,三大運營商在物聯網領域深耕八年的收入還不到總營收的1%,原因在於物聯網的應用對象是電表、水表、燃氣等公共事業,這些領域沒有足夠的支付意願和支付能力。相比之下,工業物聯網應該是重點,因為制造業領域能有較高支付意願和支付能力。”對於低延時應用場景,主要是車聯網,但自動駕駛真正大規模商用可能還要十年左右。(記者 姚翀)

(責編:易瀟、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