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IG奪冠不是沉迷游戲的借口

黃冠華
2018年11月07日08:47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IG奪冠不是沉迷游戲的借口

“IG奪冠!”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這條新聞刷屏,一時間一些高校宿舍炸鍋,宿管阿姨懵圈,諸如“為國爭光”“為電競正名”之聲不絕於耳,更有人喊出這是“另一種體育強國夢”。可年輕人歡呼雀躍的同時,家長們卻慌了神:“電競成了體育賽事,應該支持還是嚴控?”

孩子的興奮可以理解,但家長的憂慮也不無道理。畢竟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電競的“名聲”並不太好,甚至被很多家長等同為打游戲,視為“電子海洛因”,唯恐孩子陷進去。而今,隨著電競被納入亞運會表演項目,再加上此番IG奪冠,一些人便理直氣壯地將打游戲與電競、追夢挂上鉤,呼吁要“正視游戲”,似乎成天在游戲的世界裡橫行就能實現夢想,甚至“為國爭光”。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更加嚴重的誤讀。

真正的電子競技絕非娛樂消遣那麼簡單,職業玩家、電競選手的訓練操作要求,跟日常打游戲完全不在一個級別。更何況電競背后的巨額資本運作遠非常人所能想象,從購置設備、租用場地到引進外援,動輒千萬不足為奇。從這個意義上看,整日窩在宿舍床上捧著筆記本電腦醉生夢死打游戲,美其名曰走職業道路、追逐電競夢想,實質上不過是為自己的沉淪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罷了。

影響健康、拖累學習,沉迷游戲的危害盡人皆知。一些年輕人吃飯靠外賣,黑白全顛倒,游戲直播“無縫銜接”,和現實世界幾近脫節的生活方式,著實讓人“細思極恐”。而反觀我們當前的游戲市場,更是良莠不齊。各路游戲公司,將逐利奉為圭臬,把“成癮”作為手段,不僅在內容和設計上充斥血腥、暴力和對抗,隨之而來的各種“氪金”操作更是毫無底線。當電競成為一時熱點,吸引到更多關注,我們或許更需要引導青少年去認識“競技”與“游戲”之間的區別,避免沖動加入、盲目沉迷。

沉迷游戲如此,電子產品亦復如是。現代社會各種新產品新花樣實在太多,成人尚難抗拒這種種誘惑,遑論未經世事的孩子。我們當然不能抵制現代科技,卻能通過嚴控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防止青少年沉迷。美國硅谷高管子女集聚的華爾道夫學校,幾乎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這難道不是一種啟示?

(責編:易瀟、楊虞波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