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中關村紅創空間:中關村科技精英的紅色陣地

溫興煜
2018年11月02日08:26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關村紅創空間 ——中關村科技精英的紅色陣地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關村創新發展40年。40年日臻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中,海澱中關村先后孵育用友、聯想、小米、商湯等2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多家上市公司及佔全國1/5的獨角獸企業,聚集了陳春先、王文京、柳傳志、雷軍等一大批自主創新科技精英。伴隨中關村成長的海澱園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助力中關村企業成為全國自主創新和高質量發展驅動引擎,助力中關村科技精英成長為國家科技、經濟發展的棟梁。

  因企業辦公場地限制,缺乏黨建活動場所是海澱非公黨建工作開展的一大難題,為了破解這道難題,給海澱區科技精英打造紅色教育陣地,引領科技精英緊跟黨走,投身自主創新、科技強國事業,海澱園工委著眼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按照海澱區委關於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意見要求,立足高科技企業實際,建成了中關村紅創空間。該空間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充分突出黨建和高科技元素,是集參觀學習、教育培訓、典型展示、訪談演播、對外宣傳、會議服務等六大功能為一體的黨群活動服務陣地,也是海澱區委黨校海澱園分校的教學基地。

  從2018年7月至10月底,該空間先后接待了包括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北京市委組織部組織處、張家港市委組織部、區委黨校各類專題班、園區企業黨組織接待各類參觀71批3549人次,舉辦集中培訓12次培訓黨員1050人次,接待會議20批622人次。成為社會各界以及中關村科技精英交相稱贊的紅色陣地。

  ■ “紅色”智慧 紅色傳承

  中關村紅創空間建成后,中關村海澱園工委推出的“中關村紅色智慧大講堂”系列教育活動將主講堂設置在這裡。“中關村紅色智慧大講堂”是海澱園工委創新黨建教育管理模式,面向園區廣大黨組織和黨員推出的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系列教育活動。活動一經推出便廣受歡迎。6月30日,該活動品牌還榮獲第六屆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科學促進獎。

  7月19日,中關村紅創空間首次黨員集訓暨“中關村紅色智慧大講堂”第四講啟動。海澱園工委所屬聯合黨委的近200名黨務干部和部分黨員參加了培訓。培訓邀請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學術中心紅色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周增明老師以“怎樣向‘90后’員工灌輸正能量”為題進行了培訓。培訓課程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案例活潑生動,現場氣氛活躍。

  8月12日,150多名黨員和60多名革命烈士后輩相聚中關村紅創空間。在紀念建軍九十一周年之際,開國將軍彭富九之子彭宏遠用“話說當年金戈鐵馬”為主題,以周士第將軍的回憶為基礎,大量引用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的事跡,講述了中共最早的正規武裝鐵甲車隊和葉挺獨立團的背景和來龍去脈。聽課過程中,海澱園企業第一聯合黨委書記於濱認真做著筆記。“‘中關村紅色智慧大講堂’為中關村創新創業的企業家、非公經濟企業高管、員工、黨員群眾,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提供了可落地的平台。尤其是將主講堂設置在紅創空間后,授課從開始到結束,從主持到主講,從組織到聽講,整個過程和環節都讓學習者感受到更加庄重、神聖。”

  9月19日下午,針對企業關心的中美貿易這個熱點問題,海澱園工委特別邀請了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的徐杰教授,來到中關村紅創中心開講“中關村紅色智慧大講堂”第六講,為園區企業黨組織書記講授《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與中美貿易》,對當前中美貿易關系和國家總體宏觀經濟形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使黨組織書記對當前國家經濟形勢有一個更加正確全面地了解,進一步開拓了視野,更加堅定了對國家發展的自信心,增強了堅定不移跟黨走,做好工作,維護發展成果的決心。

  ■ 初心如故 黨建引領

  8月22日,海澱區委書記於軍率區委常委集體赴中關村海澱園黨群活動服務中心——“中關村紅創空間”現場調研,首次把區委常委會議開到基層、開到一線,看黨建成果、問工作情況、解發展難題,旨在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改進工作作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推動海澱科技創新,加快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發展。

  在園區黨建展廳,區委常委通過參觀“扛著黨旗找黨員”、“吸引黨員找黨旗”、“建好平台聚黨員”三個階段展示,共同回顧了園區非公黨建歷程,一張張記錄歷史的珍貴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共鳴。於軍書記對海澱園工委以創新舉措推動非公黨建工作表示贊賞,他要求海澱園工委要持續堅持先行先試,繼續走好非公科技企業黨建工作的海澱之路。

  新奧特“黨員先鋒工程”、小米公司公益助力黨建、啟明星辰黨建引領發展、納通醫療的“紅領行動”……這些典型企業充分展示了科技與黨建融合在企業發展中凝聚的重要力量。在企業黨建展廳,於軍書記詳細了解了黨建工作助力企業發展的實績,在黨組織的引領下,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一件件高科技產品既體現了海澱的科技力量,又展現了企業黨組織在企業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於軍書記對園區非公黨建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指出園區近30年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凸顯出政治引領成效明顯、破解難題成效明顯、凝心聚力成效明顯、服務大局成效明顯等特點。要再接再厲,充分認識國情社情區情,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效率。要在園區黨建的繼承和創新上有新思路,弘揚優良傳統,加強改革創新。要在園區黨建與區域黨建的融合方面有新思路,一方面加強園區黨建與屬地黨建的協作,另一方面圍繞構建新型城市形態抓好黨建工作。要在園區黨建與科技創新工作的融合方面有新思路,推動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中關村的創新發展步調一致、同頻共振。要在園區黨建落實從嚴治黨的要求方面有新思路,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一刻不能放鬆,堅決貫徹從嚴治黨各項要求,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做好黨建各項工作。

  ■ 牢記使命 感恩時代

  8月30日下午,中關村軟件園企業聯合黨委領導班子、各黨支部書記及黨員代表30余人赴中關村紅創空間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全體黨員首先在一層觀看了黨史沙畫,重溫了中國共產黨97年的光輝歷史。之后集體來到三層展廳觀看了中關村海澱園黨建發展史。通過一張張鮮活的歷史圖片、一部部生動的企業黨建影片和一件件酷炫高科技黨建產品體驗,大家對中關村發展道路上,黨建工作發揮的重要引領和推動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從園區第一家民營企業黨組織的建立,到現在擁有2770個非公企業黨、工、團組織,工作覆蓋了園區近9000家非公科技企業,中關村海澱園工委在黨的組織工作和流動黨員管理教育方面,始終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探索了黨建融入發展、黨員融入員工、制度融入管理、活動融入文化的全新工作方法,成為很好的示范和標杆。通過參觀,大家被深深震撼,也頗受鼓舞,紛紛表示,中關村紅創空間的建立是海澱園工委非公黨建工作的又一大創新和嘗試,為在海澱區廣大非公高科技企業黨組織、黨員、職工群眾中宣揚紅色文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作為一名黨員,應感恩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要在黨旗的指引下,繼承和發揚中關村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加深對黨在新時代的新擔當、新使命、新作為的理解,時刻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在新時代彰顯新作為,把中關村海澱園非公黨建工作推上一個新的台階,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作出新貢獻。

  ■ 紅色陣地 永放光芒

  10月13日,海澱園企業第四聯合黨委六總支書記金東偉早早來到中關村紅創空間。正在准備會議資料的時候,來自騰訊、汽車之家、碧水源等非公企業的20余名黨員逐漸聚齊在這裡。打開會議室的燈,金黃色的黨徽在天花板上閃耀﹔鮮紅的黨旗、國旗位列兩側﹔牆面上懸挂著記錄新中國五代領導人對科技發展,中關村發展殷切關懷的圖畫﹔正面是紅色大字“服務黨員、服務企業、服務發展”的理念,會議室后面隨時可掃碼借閱的瀑布流電子書立柱等,為這個會議室營造了濃厚的黨建及科技氛圍。金東偉在園區一家企業擔任重要職務,兼職第四聯合黨委第六黨總支書記,這是她第一次到中關村紅創空間組織黨組織活動:“從前我們總支組織開會,沒有固定場所,更多的是‘線上’交流,或者在黨員活動的現場進行,重要的會議還自費在咖啡廳進行過。”金東偉難以掩飾興奮之情:“今天在這樣一個安靜、庄嚴、有科技感、有黨建氣氛的空間把大家召集起來,黨員們一下子就進入了狀態,提升、鞏固了開展黨員活動的成效。我們非常高興,終於有了這個紅色氛圍濃郁、科技感十足活動陣地,今后,借助紅創空間的功能,還可以組織大家進行更多有意義的黨員活動。”

  10月27日,來自中關村海澱園第三聯合黨委近5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近50名兼職黨務工作者,在中關村紅創空間召開了黨務干部換屆暨組織架構調整大會。能在中關村紅創中心專為園區黨組織設立的會議室召開會議,大家感覺有了真正的“家”。在黨徽的輝映下,在嚴肅、溫暖、祥和的氛圍中,會議完成了換屆工作。並圍繞如何優質高效完成上級工委任務指標?如何進一步夯實黨建基礎工作?如何創黨建品牌?如何更好的服務黨員、服務企業、服務發展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會議還對由本黨委發起組織的《我的入黨初心》征文活動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總結,並對活動后續工作進行了拓展、規劃。

  大道行開闊,長路寫輝煌。目前,中關村紅創空間預約參觀的單位絡繹不絕。海澱園工委負責人表示,將充分利用這一陣地展示園區黨建的歷史,講好園區黨建和企業黨建的故事,進一步改進和加大對企業黨組織、企業負責人、企業黨員的宣傳,充分發揮區委黨校分校教學基地的作用,切實抓好黨員的教育培訓,把園區的科技特色融入到活動陣地的建設中,力爭把“中關村紅創空間”打造成企業黨組織、黨員和職工群眾廣受歡迎的紅色基地,為海澱區和園區黨建特色品牌的樹立宣傳做出積極貢獻。園區工委也將持續堅持先行先試,繼續走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海澱之路,以求突破、創品牌的勁頭,大力加強中關村海澱園非公黨建工作,以黨建創新成果助推中關村科學城建設。

  (作者:海澱園工委辦賓智慧、海澱報記者溫興煜)

(責編:易瀟、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