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中國購買力不容忽視

佟家棟
2018年10月23日07: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購買力不容忽視

  面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升溫,中國在堅決維護自身經濟貿易利益的同時,主動開放市場,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和貿易自由化的步伐。即將在上海召開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就是一個突出的例証。這讓全世界都更加關注這樣一個詞——中國購買力。

  中國購買力的背后,是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發展成果。

  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增長帶來了國民收入水平的顯著提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9660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增長22.8倍,年均實際增長8.5%。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8250美元,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實際增長22.8倍,年均實際增長8.5%。居民收入的提高形成了強大的中國購買力,拉動了國際貿易,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巨大的商品和服務市場。

  中國購買力的背后,是充滿活力的龐大市場。

  從國際市場營銷角度來看,中國逐步展示其強勁的市場潛力。中國近14億的人口是潛在市場需求的重要基礎。同時,盡管中國面臨美國的貿易打壓,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產品生產結構調整,但是年均6%以上的經濟增長率仍然是世界上增長率比較高的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人均收入從不到200美元上升到8000多美元。如果按照中國現在的邊際傾向,人均收入每增長一美元,對進口的需求大約增加20美分。可以說,龐大的人口體量、可觀的經濟增速,較高的進口傾向,共同構成了“中國購買力”的市場基礎與特別是進口需求的重要動力源。

  中國購買力的背后,是民眾需求結構的不斷升級。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消費方面,這體現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國民眾的需求結構出現了明顯的提升。也就是說,人們從過去追求單純的溫飽,向追求生活內容多樣化、高質量的方向提升,由此帶來了對產品和服務質量及多樣化的追求。然而,中國的產品生產結構和總量並沒有伴隨著人民群眾需求層次的提升和生活質量要求的變化而迅速改變。這種供求缺口就形成了對廣大海外優質商品的“中國購買力”。可以說,中國對外開放的需求是中國經濟增長的自主選擇。中國擁抱世界市場,是經濟發展的自然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下,進口商品供給增多會加強中國企業的市場意識和創新壓力,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層次和質量。因此,開放的市場使中國勇於加入全球市場進行競爭,從競爭中既實現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又推動中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斷升級和轉型。因此,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也是中國適應全球競爭、自立於全球競爭的有效途徑。

  從全球來看,目前美國挑起的全球性貿易摩擦對曾經比較自由的國際貿易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此時,中國不僅在道義上高舉自由貿易的旗幟,堅決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還在行動上召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充分體現了一個大國致力於經濟全球化、維護全球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相信,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召開將成為維護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積極因素。中國購買力也將成為世界經濟不斷前進當中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

  (作者為南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責編:董思睿、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