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免密支付”風險不能讓用戶全背

2018年10月22日08:28 | 來源:河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免密支付”風險不能讓用戶全背

  據央視報道,近日,全國多地發生蘋果用戶支付寶賬戶被盜刷的事件,損失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此次大面積盜刷事件再次提醒:必須盡快拿出有力舉措,廢除互聯網行業的“霸王條款”,才能切實保護用戶權益。

  此次蘋果用戶支付寶賬戶出現集體被盜刷,可謂“免密支付”惹的禍,被盜刷的蘋果用戶均開通了免密碼支付功能。據網絡安全專家分析,此次蘋果賬戶出現集體被盜刷,很有可能是郵箱用戶名和密碼被黑客竊取后採取大量“試錯操作”,最終破解出蘋果用戶的賬戶和密碼,從而利用免密碼支付進行盜刷。然而“免密支付”帶來的資金被盜損失,絕不能讓用戶全部承擔﹔“免密支付”蘊含的風險,也絕不能讓用戶全背。

  此次支付寶賬號集體被盜刷的蘋果用戶,均在蘋果手機的設置裡授權開通了第三方的“付款”,包括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付款方式﹔在開通第三方的“付款方式”時,蘋果公司給出用戶的選項隻有“免密支付”,否則就無法使用﹔默認同意的協議裡,並沒有列出蘋果公司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如此“霸王條款”,意味著蘋果用戶想要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手段,就必須同意“免密支付”授權,還要全部扛起安全風險和隱患。難怪賬戶遭盜刷的蘋果用戶進行權益申訴時,蘋果公司和支付寶踢起了皮球。支付寶客服說:“蘋果手機和支付寶簽約了免密支付,一個協議支付的代扣,可以聯系蘋果的客服去咨詢一下能不能退款。”蘋果客服答復:“如果說您是通過支付寶免密扣款方式的話,可以聯系支付寶那邊去確認一下。”

  賬戶被盜刷卻無處維權的蘋果客戶窘境,凸顯著確保網絡安全,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迫切。法律專家指出,強制開通用戶的“免密支付”功能卻不與用戶直接簽署協議,如此做法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也造成了用戶的維權難。“免密支付”風險讓用戶全背,源自互聯網場景中用戶的“弱勢地位”。中國消費者協會8月份發布的《APP個人信息泄露情況調查報告》顯示,超八成受訪者曾遭遇個人信息泄露問題﹔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統計,今年上半年,電商平台、社交平台軟件等非法搜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現象已成投訴新熱點。想下載一個軟件,就要簽署“我同意”的協議﹔使用網站提供的服務,得填寫個人信息……“技術霸權”在手的互聯網企業,就有了制定“霸王條款”來規避風險的話語權。

  支付安全關系數據安全。如今,大數據正在改變各國綜合國力,“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作為擁有龐大的產業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的互聯網用戶,我國坐擁大數據“富礦”。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在數據開放共享、隱私安全保護等方面前瞻性布局,才能徹底改變用戶和互聯網企業的不對稱地位,讓數據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丁新偉)

(責編:任妍、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