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甘肅去年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87億元,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約290元

山貨牽了電商手 脫貧駛上快車道

本報記者  付  文
2018年09月12日08: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每到周末,甘肅省西和縣“隴香緣”淘寶店主李亞運都會上門收購朱河村劉智慧和其他貧困戶制作的麻紙。一張68厘米見方的麻紙,成本3元,收購價是8元。“以前,我做的麻紙得去集市上賣,要走五六十裡盤山路。有時候賣不出去,就用來糊牆。”西和麻紙的第五代傳承人劉智慧說,自己做了50多年麻紙,還從來沒遇到銷路這麼好的時候。貧困戶尹勝利跟著劉智慧學徒3年,現在已經自立門戶,“一年能賺2萬多元”。

  這是甘肅省將電子商務與精准扶貧相結合的一個生動縮影。甘肅省商務廳廳長張應華介紹,2017年全省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87億元,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約290元﹔今年全年有望突破100億元,助推貧困戶增收額將突破350元。

  健全服務體系,多渠道助力貧困戶增收

  李亞運2015年開起淘寶網店,起初生意不溫不火。直到開賣西和麻紙后,店鋪銷量一路上漲。“去年銷售額達25萬元,今年預計能突破30萬元。”

  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任務,西和縣深入實施電商發展人才培養計劃——培養1000人左右的本地化電商隊伍,李亞運就是其中之一。

  人才培養計劃有效帶動了全縣特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快遞、設計包裝等相關產業發展。目前西和縣已初步建立了集管理運營、電商扶貧服務、宣傳培訓、創業孵化、網貨供應、信息發布“六位一體”的縣鄉村三級電商便民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動了全縣脫貧攻堅步伐。

  甘肅省商務廳電商處處長鄒軍介紹,自2015年起,省財政4年累計下撥專項資金1.7億元。“目前,全省建成1159個鄉鎮電商服務站,5375個村電商服務點,覆蓋了70%的貧困鄉和50%的貧困村。”

  不只是貧困戶,也不只是能人巧匠,電商發展還讓部分傳統產業煥發出新活力。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素有“西部旱碼頭”美譽,當地皮毛市場是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廣河縣電商創業孵化園幫助當地皮革加工企業制定網銷策略,提供網店產品包裝設計服務,引導本地傳統企業轉型。

  廣河縣還大力發展扶貧車間,動員電商企業把加工點辦在貧困村上,帶動貧困戶就業。甘肅西裕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中雲說,公司現在已建成11個扶貧車間,帶動510多戶貧困戶就業,其中85%的貧困戶今年年底將脫貧摘帽。

  培育本地平台,努力“造船出海”

  甘肅86個縣市中有58個屬於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其中絕大多數地區受制於自然條件,脫貧隻能發展農牧產業。而山大溝深的交通條件,決定了電商成為甘肅打通貧困地區特色產品銷售渠道的重要手段。

  當地一方面“借船出海”,加大與淘寶、京東、蘇寧等國內知名電商大平台合作,建成了30多個線上特色館和近700個線下體驗(服務)店。另一方面,甘肅積極培育壯大本地電商平台,努力“造船出海”。

  經過4年培育,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寶網”如今已成長為國內極具代表性的集藏地旅游、購物、餐飲、酒店、休閑、娛樂、出行等為一體的民族電商平台。目前,已有來自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的1100多家企業入駐。去年,藏寶網被商務部評為電子商務示范企業。

  但藏寶網的成長之路並不平坦。“沒有企業入駐,我就開車到牧區,挨家挨戶看誰家裡會做工藝品或者日用品。”藏寶網創始人完瑪才讓告訴記者,2016年3月,他發現了做拖鞋賣給寺院的貧困戶巴高、扎西草老兩口。“當時就覺得,他們的鞋子一定能火。”

  不過,完瑪才讓給老人開設的網店,開業之后6個月一筆訂單都沒有。當年9月,他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投訴,說下單之后好幾天都沒有發貨,懷疑藏寶網是個假網站。一查才發現,這是一筆4000元的訂單,但老人長時間沒登錄,根本不知道有人買。

  完瑪才讓趕緊聯系巴高,讓他趕制拖鞋,之后又代為發貨。從此之后,巴高的店徹底火了。到今年7月底,網店總共賣了8萬多元的鞋子、馬甲和皮衣。“老人家去年就已經脫貧了,現在特別感激我!”完瑪才讓說。截至目前,藏寶網已有25萬用戶,活躍用戶7萬左右,累計帶動200余戶貧困群眾脫貧。“今年8月底交易額已有1200萬元,我的目標是到年底達3000萬元。”

  提供政策支持,電商扶貧成效日益凸顯

  回望來時路,完瑪才讓特別感謝州商務局的“雪中送炭”。“從2015年到現在,州商務局先后為藏寶網爭取了500萬元扶持、獎補資金。要是沒有這些錢,藏寶網可能早就倒閉了。”完瑪才讓說。

  “這些錢,也是我們爭取的上級電商項目資金。之所以拉一把,也是因為看中了完瑪才讓的干勁、人品,看中了藏寶網的模式和前景。”甘南藏族自治州商務局局長李志明說。

  甘肅有60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中央財政給予每個示范縣2000萬元資金支持,累計12億元。目前35個“兩州一縣”和省定深度貧困縣已覆蓋32個,明年將實現全覆蓋。鄒軍說,在示范項目中央財政資金的引領帶動下,全省農村電商發展的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為深入推進電商扶貧創造了良好條件。

  除了資金支持,政策保障也在逐步到位。今年5月,甘肅省出台了《加快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的意見》,明確提出依托當地農產品資源優勢,發展農產品網絡營銷和訂單農業,建設特色農產品網貨供應基地。甘肅省商務廳同時協調組織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經銷大戶開展營銷促銷、品牌推介等農產品流通工作,加強產銷對接。

  此外,甘肅加大電商人才培訓力度。從去年8月到今年6月,甘肅省商務廳聯合省扶貧辦實施完成了“電商扶貧培訓全覆蓋”工程,共培訓17300多人,邀請商務部全國知名電商專家和本地電商骨干,組成專業團隊,在“兩州一縣”組織開展電商扶貧企業和網店實操技能與運營能力提升巡回培訓。“從2014年起,省裡直接和推動市縣每年培訓電商人才超10萬人次。”鄒軍說。

  資金、政策給力,甘肅電商扶貧的成效正日益凸顯。

  慶陽市環縣依托電商倒逼小雜糧種植產業結構調整,把電商訂單與“一戶一策”產業規劃精准對接,由以前的隨意種植轉變為訂單種植,帶動每戶增加收入400多元。

  隴南市3年累計發展網店超過1萬家,探索出網店定向收購代銷貧困戶自產產品,形成了“一店帶一戶”“一店帶一村”的網店扶貧模式,帶動8.2萬人穩定就業,人均增收620元。

  張應華表示,甘肅省商務廳將牢牢抓住通過電商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的核心,在培育網貨品牌、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裡”、培訓本地電商隊伍等方面持續加力,不斷拓寬貧困群眾脫貧增收路。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12日 15 版)

(責編:易瀟、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